近日清晨,嵩县纸房镇马驹岭村的赵水景正在田里忙碌。他轻抚着眼前半人高的灌木,虬曲的枝干上点缀着红玛瑙般的果实。
这便是赵水景倾注心血培育的欧李,以高钙含量和耐旱特性著称,通常在六七月成熟,可鲜食。眼前这些盆景欧李,是他探索转型后开发出的新产品。“盆景欧李兼具观赏和食用价值,能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赵水景介绍,“去年至今,我已经卖出300多盆。”
开发盆景的念头,基于头一次探索研发的欧李新品种。
当时,赵水景从电视节目中了解到外地成功选育野生欧李新品种的案例,深受启发。他立刻行动,外出学习,并从山上精心挖掘了上千株形态各异的野生欧李种苗。在洛阳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老师的专业指导下,赵水景将原本酸涩的野果培育成口感甘甜的新品种,成功率高达98%。
这个承载着希望的新品种,被命名为“洛欧1号”。
“新品种的果实接近球形,外观酷似樱桃,口感甘甜。”赵水景介绍。喜悦过后,现实的困境接踵而至:种植田地处于山区,交通相对不便;初期种植规模有限,难以打开销路;欧李果实成熟后不易保鲜储存……重重阻碍之下,赵水景的欧李种植事业遭遇瓶颈,亟待转型。
鲜果销路不畅,深加工又缺乏启动资金,出路在哪里?赵水景一度彻夜难眠。一次偶然在抖音上看到盆景车厘子,他灵机一动:“我们的欧李观赏食用皆可,为什么不能种进花盆里?”
说干就干!赵水景积极摸索盆景种植技艺,经过前期试验,盆景欧李终于在去年成功面世。
如今,赵水景已开发出多款盆景产品,价格从20元到100多元不等。
“其中,欧李根艺盆景培育周期虽长,但收入十分可观。”结合前期试验,赵水景粗略估算了一下,每亩可培育1200棵,三年后能有十几万元产值。
更令人欣喜的是,赵水景的盆景欧李产业,还悄然带动了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在这里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我很知足。”村民魏岳娃的话语里,透着朴实的满足感。
从挖掘野生酸果到培育甘甜新品种,从面临滞销困境到开拓盆景销路,赵水景的创业之路,是山区农民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生动写照。这小小的盆景欧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乡村振兴的画卷增添一抹亮色。(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吕百营 实习生 潘晨曦 通讯员 李艺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