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简体 繁体
偃师 | 孟津 | 新安 | 栾川 | 嵩县 | 汝阳 | 伊川 | 宜阳 | 洛宁 | 洛龙 | 西工 | 涧西 | 伊滨 | 老城 | 瀍河
手工香包“火出圈” 艾草飘香促振兴
您当前位置: 洛阳网 >> 县区频道 >> 汝阳 正文   通讯员:  2025年07月30日 15:03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工人缝制香包

  戴香包,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现在,色彩艳丽、寓意吉祥的香包,再也不是端午节的专属。它们可作为家庭装饰、汽车挂件等,也可作为赠送亲友的礼品,受到人们的喜爱。

  盛夏,在汝阳县三屯镇丁沟村李阿婆香包厂里,弥漫着草本的清香,李阿婆香包第三代传人李水琴正在和工人们一起缝制香包。“我们现在有40多人参与制作香包,产品供不应求,目前订单已排到了9月。”李水琴说,在农闲时节,村里的妇女们来到厂里缝制香包,还可以增加收入。

  近年来,汝阳县依托特色资源优势,紧扣康养文旅产业发展主线,积极培育艾草产业链,推动特色康养产业蓬勃发展。李阿婆香包是汝阳县艾草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香包的成分包括当地艾草和十几种中草药、香料。

“牡丹”香包

  为了让香包跟上时代,吸引年轻消费群体,近年来,李水琴对李阿婆香包传统配方进行创新升级,精选苍术、白芷、薄荷、冰片等中草药,搭配陈年艾草,经晾晒、配比等程序,研磨成粉,让每个香包散发沁人心脾的草本清香,既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避暑驱蚊“天然药囊”,还给人们带来醒神等养生功效。

  作为市级非遗项目,李阿婆香包历经四代匠心传承。从最初的虎头鞋、生肖香包等民俗纹样,到如今与文创团队合作,推出牡丹国色、恐龙IP等联名款香包,传统手工艺品不断焕发新彩。

  李水琴的香包缝制技艺精湛,成绩斐然。她缝制的“聚福袋”和“抱脚娃娃”香包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证书,“牡丹”香包在河南省第六届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奖。

  “在生产旺季,我们每天的艾草使用量很大,这些艾草都产自汝阳县,香包的畅销有效带动村民艾草种植和增收。”李水琴说,下一步,她将开发更多的香包产品,积极增加产量,努力满足市场需求,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余子愚 通讯员 王晓玉 范浩鑫 文/图)

百姓呼声·
精彩图片·汝阳
新闻排行
  • 博物馆打卡、图书馆阅读、科技馆求知……孩子们乐...
  • 8月1日起,洛阳家装厨卫装修改造、物业缴费均可申...
  • 巴旦木熟了!洛阳黄河岸边多了一味“鲜”
  • 洛阳“爱心冰箱”成为城市文明新地标
  • 向绿而行!中油一建助力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正式投产
  • 洛阳市出台方案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 洛阳40余座环卫驿站变身“共享驿站”
  • 炎炎夏日防晒有妙招!一组海报教你安全度夏
  • “洛阳造”精密硅片“快跑”记
  • 持续高温天气!洛阳人请注意防暑降温
  • 县区新闻排行
  • 新安:阳光财政为困难学子畅通求学路
  • 伊滨区光武街道:一张“红格智联”网 一本民生“暖...
  • 深挖乡土文化富矿 滋养乡村精神沃土
  • “夏爽中原·老家河南” 夸夸咱的家乡美
  • 洛宁县凤翼镇余庄村:引进“恐龙蛋” 结出“致富果”
  • 汝阳县柏树镇柏树村:“小网格”托起“大幸福”
  • 暖心!大学生暑期进社区义拍 为居民留住时光里的笑容
  • 油葵花开引客来 文旅赋能助增收【组图】
  • 手工香包“火出圈” 艾草飘香促振兴
  • 西工小街添新景【组图】
  • 诚邀通讯员 报道身边事
    县区频道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