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嵩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产业就业双轮驱动,确立“种药养牛搞旅游,技能培训促增收”工作思路,持续拓宽富民增收渠道。
嵩县陆浑湖风光(资料图)
近年来,嵩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产业就业双轮驱动,确立“种药养牛搞旅游,技能培训促增收”工作思路,持续拓宽富民增收渠道。
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嵩县树牢工业化理念和产业链思维,成立了产业联合党委和强村公司,招引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聚焦中药材产业集群发展,以中原药谷为引领,建成全省首家中药材农事服务中心,打造万亩药材基地10个,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带动亩均增收2000元。
聚焦牛羊产业链条延伸,推广“托牛所”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模式,建设全省首个“牛交所”网上交易平台,完善“牛加工、牛交易、牛服务”,带动2万户群众年均增收5000元。
聚焦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建设环陆浑湖、环白云山、环天池山三大片区,以投带引招引头部企业布局高端民宿、康养运动、美景旅拍、生态露营等新文旅业态,完善民宿管家学校、布草洗涤中心、中央厨房等服务体系,带动群众开市摆摊、发展民宿和庭院经济,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此外,该县紧盯“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构建培训中心、培训基地、乡里中心等县乡村三级技能培训体系,打造嵩县“焊工、家政、建工”品牌,推广“嵩县就业码、马上能就业”平台,每年定向输出技能人才8万人次,持证就业人员年均增收达1.2万元。特别是在乡村建设中,该县探索“政府出料+群众出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等模式,带动3.1万人年均增收3500元。(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李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