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偃师 | 孟津 | 新安 | 栾川 | 嵩县 | 汝阳 | 伊川 | 宜阳 | 洛宁 | 洛龙 | 西工 | 涧西 | 伊滨 | 老城 | 瀍河
千唐志斋博物馆:刻在“石头”上的中华文明档案库
您当前位置: 洛阳网 >> 县区频道 >> 新安 正文   通讯员:  2025年06月12日 09:56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2025年6月9日是第十八个“国际档案日”,6月9日至15日为集中宣传周。昨日,在位于新安县铁门镇的千唐志斋博物馆,我市举办相关活动。记者来到这里,探访刻在“石头”上的中华文明档案库。

  馆内,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一方方青灰色墓志上投下斑驳光影。游客们正跟随讲解员,凝视着跨越千年的石刻文字,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千唐志斋博物馆被誉为“石刻唐书”“唐人档案馆”,为我国现存唯一的墓志铭专题博物馆,馆内现有墓志石刻2000余方。

  “墓志是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通常由志题、志文、铭文三部分组成。志文详细记述了志主的籍贯、家族世系、任职履历、参与重大事件等,不仅是个人的档案,也是历史发展的缩影。”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毛阳光说,千唐志斋博物馆收藏的墓志石刻能够为研究唐代文治武功和书法艺术提供真实史料,可以起到纠史、补史、证史的作用,因此具有独特的、重要的档案文献价值。

  “2023年,国家档案局公布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千唐志斋博物馆墓志石刻成为我市唯一入选者。”千唐志斋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馆多措并举加强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例如讲解员在讲解中融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让游客身临其境探寻民族融合的历史印记。同时,该馆加速推进数字化建设,通过三维数字采集、全息影像等技术,实现博物馆文物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利用和展示。

  “文博场馆是文明传承的基因库。”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石刻唐书”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挖掘墓志中的历史文化内涵,构建集保护、研究、教育于一体的智慧平台,让这些沉睡千年的石刻文献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赵晨熹 通讯员 王欢欢 张艳)

百姓呼声·
精彩图片·新安
新闻排行
  • 上榜TOP10,洛阳文旅再出圈!
  • 最新通知!洛阳取消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导
  • 西工小街添新景【组图】
  • 油葵花开引客来 文旅赋能助增收【组图】
  • 洛阳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开启合作新篇章
  • 77名高校毕业生奔赴洛阳乡村振兴一线
  • 实施餐饮优惠、景区门票减免、延长营业时间……老...
  • 热浪“超长待机”!未来一周洛阳市以高温闷热天气为主
  • 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营商环...
  • 2025“洛YOUNG城市露营季”启幕
  • 县区新闻排行
  • 新安:阳光财政为困难学子畅通求学路
  • 伊滨区光武街道:一张“红格智联”网 一本民生“暖...
  • 深挖乡土文化富矿 滋养乡村精神沃土
  • “夏爽中原·老家河南” 夸夸咱的家乡美
  • 洛宁县凤翼镇余庄村:引进“恐龙蛋” 结出“致富果”
  • 孟津区横水镇“农事服务中心”打通为农服务“最后...
  • 健康守护“不打烊”!伊滨义诊开启“夜间模式”
  • 汝阳县柏树镇柏树村:“小网格”托起“大幸福”
  • 暖心!大学生暑期进社区义拍 为居民留住时光里的笑容
  • 汝阳县内埠镇:多元共治 绘就乡村服务新图景
  • 诚邀通讯员 报道身边事
    县区频道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