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伊滨区寇店镇中心社区的义诊桌上灯光亮起,血压计“滴滴”跳着数。穿白大褂的大夫正给一个大叔揉着肩膀:“力道咋样?这结节得多按按才松快。”夜间吹拂的微风里,混着消毒水的清冽,还有居民们笑盈盈的搭话声,这是伊滨区“夜间义诊”的寻常一晚。
夜幕降临,伊滨区寇店镇中心社区的义诊桌上灯光亮起,血压计“滴滴”跳着数。穿白大褂的大夫正给一个大叔揉着肩膀:“力道咋样?这结节得多按按才松快。”夜间吹拂的微风里,混着消毒水的清冽,还有居民们笑盈盈的搭话声,这是伊滨区“夜间义诊”的寻常一晚。
“以前群众总说‘上班看病像拔河’,这边正加班,那边想看的科室也关门了。”区卫健医保局为了扯平这“时间差”,让健康服务真正“围着百姓转”,积极整合各镇(街道)医疗力量,把卫生院的“家底”都搬了出来:内科、外科、妇产科等7个科室的大夫轮流值守,血压血糖测量、口腔检查、针灸拔罐这些“刚需服务”全部配齐,硬是在华灯初上时,给居民支起了“不打烊的健康驿站”。
夜诊现场,王女士攥着体检单挤到桌前,她白天要上班,到医院看门诊还得请假。“大夫,您瞧瞧我这血压,最近总有点儿头晕,一直没去医院看。”张大夫为其测量血压后,认真嘱咐用药与注意事项。看着医生温和的笑容和专业的判断,王女士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这夜间义诊真是解了我们上班族的一大难题,暖心又放心,你们辛苦了!”<
自这项充满温情的“夜间义诊”活动启动以来,像这样温暖的故事,已经在伊滨区的夜色中上演了18场。在我区诸葛里步行街、韩村社区、刘井社区小广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电银河湾、洛阳府小区广场;寇店镇烟岭广场,和谐社区、西朱社区等社区广场,超过217人次的医护人员,牺牲了休息时间,化身“健康守夜人”,将专业的血压血糖测量、口腔检查、健康咨询和初步诊疗服务,送到了超过2400名居民的家门口。
“‘夜间义诊’不仅仅是一项服务时间的延长,更是我们服务理念的延伸——把群众的‘不方便’放在心上,把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时间点。”区卫健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上班族”常日里十分辛苦,他们的健康问题与内心担忧是卫健部门放在心坎上的一件大事。“夜间义诊”不仅让“上班族”下班后有了安心问诊的去处,也让老人孩子免受烈日炎炎的奔波之苦,让家庭医生与居民的心贴得更近。
义诊桌上的一盏灯,正温暖着一群人。这项充满人情味的便民服务,正悄然改变着我区居民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