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涧西区长安路街道青岛路一社区居民潘改兰手捧锦旗,来到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将其外甥女安全送医,还为自己解决了就业问题。
近日,涧西区长安路街道青岛路一社区居民潘改兰手捧锦旗,来到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将其外甥女安全送医,还为自己解决了就业问题。
原来前不久,该社区计生专干杜丽柯、网格员王玉静和微网格长宁百娥例行走访时发现,居民李某利因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她们迅速翻看邻里民情手账,上面的人员信息栏清晰地记录着:家庭结构为母女二人,经济拮据,李某利为重度精神疾病人员。
经进一步核实,大家得知李某利近期病情加重,治疗费用高昂,母女俩生活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社区立即启动“基础网格预警+专业队伍服务”机制,成立由卫生站医护人员、民警、法律顾问、心理医生等组成的专业队伍,和家属一起,多角度为李某利“会诊”,并决定将其送至医院接受治疗。
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李某利小姨潘改兰是主要监护人,但其家庭也比较困难,便主动为其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帮助她减轻经济压力。
“微网格邻里民情手账,是我们的‘秘密武器’。”青岛路一社区党委书记王奕说,近年来,长安路街道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邻里微网格(楼栋)—党员中心户(单元)”5级组织架构,以网格疏通基层治理脉络。青岛路一社区依托微网格,打造出一本实用的邻里民情手账,上面不仅记录着居民的家庭信息,也有群众急难愁盼之事,这些由网格员入户走访形成的“民情档案”,成为社区精准服务群众、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
微网格邻里民情手账中的人员主要包括3类:帮扶主力、需关爱人员、流动租户。其中,帮扶主力包括党员、楼栋长、退役军人等,有百余人;需关爱人群包括低保特困、独居空巢、矫正帮扶、优抚关怀等7类人员。
每一类人员信息包含基础信息与人员需求等核心内容。除了常规登记居民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还增设“特殊身份标识”,通过不同颜色的标识了解家庭情况。这样一来,网格员对居民家庭情况一目了然,能更高效提供精准帮扶。
“希望通过一本小小的手账,构建精细化服务体系,把居民的需求记下来,把服务送上门。”王奕说。(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赵硕 通讯员 纪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