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一大早,细雨蒙蒙,西工区西工街道014中心社区活动室里已是一派热闹景象。
举办书画活动,丰富居民生活
4日一大早,细雨蒙蒙,西工区西工街道014中心社区活动室里已是一派热闹景象。
老党员李春香刚进来,社区党委书记吉宇便笑着迎上前:“李阿姨,大伙儿正等您来‘小板凳议事会’出主意呢!”
李春香今年80岁,党龄36年。作为社区银发议事团的核心成员,她每周都准时出现在这里。她从包里掏出一本边角微卷的笔记本,纸页间密密麻麻写着这一周来从街坊邻居那儿收集的建议和心声。“院子里的路灯有2个不亮”“3号楼前的长椅需要修一修”……她一条条认真记下,也一条条放在心上。
不一会儿,小小的活动室就坐满了人。社区干部、银发议事团成员、热心居民,十几个人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气氛越来越热络——“我为共享花园提供5盆花。”“修补院墙的事我来,我认识施工队!”……没有主席台,没有讲话稿,只有一群把社区事当自家事商量的人。
在这个60岁以上老党员占比高达83%的老龄化社区,像李春香这样“退休不褪色”的老人,正悄然成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
“以前总觉得退休了就没啥用了,现在能为大家做点事,心里特别踏实。”说这话的是体育场路8号院的老党员张长江。他曾担任单位党支部书记多年,如今是社区“银发调解室”的主力。凭借耐心和威望,他已成功化解邻里纠纷16起,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暖心老大哥”。
而在社区的另一角,“王金花奶奶义务裁缝队”准时开张了,几位白发奶奶戴着老花镜、脚踩缝纫机,免费为居民缝补衣物;“老党员讲堂”里,退休教师定期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经验传承站”中,老工匠手把手教年轻人技艺……
社区没忘记这些默默奉献的老人,通过“积分兑换”等机制,老人们可以兑换健康体检、免费理发等贴心服务,这让温暖实现了“双向流动”。
今年以来,014中心社区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将小区治理力量直通到“户”,先后成立近10支老年特色队伍,让老党员根据自身特长认领岗位。此外,老党员还与年轻网格员结对帮带,带动20余名年轻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形成“银发领路、青壮接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如今,走进014中心社区,处处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机:邻里矛盾在“银发调解室”化解,大小事务在“小板凳议事会”商量,守望相助成为日常风气。这些老人不再只是社区的居民,更是社区的“管家”。(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贾臻 通讯员 张维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