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域经济爬坡过坎、转型跨越、蓄势争先的重要关口,如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栾川县以实际行动给出回答: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的强劲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以项目建设为发展载体,着力固根基、谋长远,补短板、扬优势,扩投资、促转型,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为建设现代化强县提供强力支撑。
在县域经济爬坡过坎、转型跨越、蓄势争先的重要关口,如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栾川县以实际行动给出回答: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的强劲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以项目建设为发展载体,着力固根基、谋长远,补短板、扬优势,扩投资、促转型,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为建设现代化强县提供强力支撑。
规划牵引 破解项目推进瓶颈
抓好项目建设,对深入落实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栾川县在推动项目建设实践中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这个“主动轮”,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关键,立足县域实际,坚持在优化产业结构、厚植生态优势、发展峡谷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五大领域下足功夫。
与此同时,按照“前瞻三十年、谋划十五年、做实近五年、盯紧前三年”思路,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统筹推进近期项目和未来项目谋划。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十大战略”,紧盯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新基建、新型城镇化、重大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发展、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引领性、支撑性强的重大项目,形成签约项目加快落地、落地项目加快开工、开工项目加快建设、在建项目加快投产、投产项目加快达效的项目长效推进机制,不断强化项目建设后备力量。栾川县多次召开项目谋划会、项目调研座谈会、项目要素保障会,初步谋划2022年重点项目212个,投资总量达到523.7亿元。
着力破解用地、资金等瓶颈,确保重点项目推进实施。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设立项目谋划专班、项目推进专班、项目保障专班、项目督导专班,专班制提供服务保障,清单化实施项目攻坚。推进专班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例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在建设资金、手续办理、土地征迁等方面存在的困难20余个,切实为项目建设的健康快速推进保驾护航。
机制保障 提升发展“硬实力”
栾川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谋划、推进、保障”三管齐下,做到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环环相扣、接替有序。
综合运用领导分包、专班推进、项目例会、联审联批、观摩督导等多种机制,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疑难杂症”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做到共性问题批量解决、个性问题重点解决,确保在建项目如期竣工达效,释放更多经济增长新动能。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牛鼻子”。在机制强有力的保障下,栾川一个个项目落地落实,富川公司钼铁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改、洛钼集团冶炼公司氧化钼及钼铁升级改造、君山制药中药材提取检测中心等项目提前竣工达效,丰瑞氟业萤石矿综合循环利用、竹海野生动物园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荷香湾沟域经济示范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今年前10个月,87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9.1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8.2%,其中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6.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34.9%。
梯次推进“三个一批”,全力营造“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的项目建设热潮,全县项目建设呈现出提速、提质、提效的良好态势。
提质增效 打造优质“软环境”
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也要求我们把高效能服务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通过下力气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服务等多层面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提供“沃土”,确保项目建设长流水、不断线、可持续。
栾川县牢固树立“服务项目建设就是服务经济大局”意识,不断强化项目服务效能,做到精力向项目集中、资源向项目配置、政策向项目倾斜,对拟开工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化用地供给,拓宽融资渠道,全力保障项目建设人、地、钱等关键要素,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投资、专项债等上级资金支持,大力开展重大项目融资路演活动。出台“黄金政策15条”,打好“乡贤回归”亲情牌,调动乡贤资源,为项目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造集行政审批、公共便民服务、公共资源产权交易于一体的一流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建立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与信用奖惩政策体系,构建“诚信受益、失信惩戒”的长效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项目督导考核,对项目建设实施清单化管理和观摩督导,努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李秀一 李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