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伊滨区寇店镇寇店社区、干村社区的山药种植基地里,一片片青翠藤蔓顺着支架攀爬,长势喜人。种植大户马学文带领着数十名工人穿梭田间,浇水、施肥、除草……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处处洋溢着对金秋丰收的期盼。
盛夏时节,伊滨区寇店镇寇店社区、干村社区的山药种植基地里,一片片青翠藤蔓顺着支架攀爬,长势喜人。种植大户马学文带领着数十名工人穿梭田间,浇水、施肥、除草……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处处洋溢着对金秋丰收的期盼。
眼下,正是中药材山药田间管护的关键期。每天清晨,四五十名工人便来到基地开始劳作。“我们干这活儿离家近,一天85块钱,现结现清,心里踏实!”来自附近社区的张大姐笑着说。这份家门口的稳定工作,有效解决了周边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他们增收的重要渠道。
田垄边,滴灌带正均匀地渗着水。“可别小看这滴灌。”马学文指着细密的水管介绍:“它很省水,最关键的是能‘精准投喂’,山药喝饱不浪费,长得才壮实!”除了高效节水的滴灌,基地还坚持使用氮磷钾复合肥提供均衡营养,并采用传统的人工除草方式。“虽然费工,但能最大程度避免伤到根茎,保证咱这山药种子的品质。”马学文强调,这份对品质的执着是丰收的基石。
基地种植的山药已长至近一人高了,藤蔓郁郁葱葱,充满生机。马学文透露,这里的山药并非普通食用品种,而是专门培育的山药种子,成熟后块茎可达三四十公分,是优质的种源。管护工作将持续到9月底,预计10月20日前后迎来收获季。
寇店镇蓬勃发展的中药材产业,是当地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缩影。近年来,该镇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组织模式,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在马学文这样的种植大户带动下,地黄、白术、山药、射干、白芷等中药材已在这片土地上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种植格局,越来越多的农户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寇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耕特色富民产业,在现有种植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探索中药材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我们会继续深化合作模式,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钱袋子’和‘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