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偃师 | 孟津 | 新安 | 栾川 | 嵩县 | 汝阳 | 伊川 | 宜阳 | 洛宁 | 洛龙 | 西工 | 涧西 | 伊滨 | 老城 | 瀍河
孟津:繁荣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振兴
您当前位置: 洛阳网 >> 县区频道 >> 孟津 正文   通讯员:  2020年09月30日 08:54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

  国庆节前夕,在位于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的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60多岁的农民画师郭泰森正在画室里创作牡丹画,经过几笔勾勒、几笔晕染,一朵朵饱满、富贵的牡丹跃然纸上……

  在孟津县像郭泰森这样的农民画师有2000多人,他们农忙时拿起锄头是农民,农闲时拿起画笔是画家,年可创作商品牡丹画、三彩艺术品、黄河奇石画等100多万幅(件、套),综合收益2亿多元,不仅画出了“金山银山”,而且画出了一道乡村亮丽风景线。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孟津县以百姓文化需求为导向,通过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根脉、涵养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让乡村文化‘动起来、活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滋养。”该县相关负责人说。

  传承乡村文脉

  笔尖画出文化新产业

  文化是一种特殊资源,堪称“富矿”,挖掘文化资源,蓄养文化力量,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让百姓尽享文化盛宴,进而实现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在孟津县,以文塑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在孟津县平乐镇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的创作培训中心,每天都有附近的二三十名农民书画爱好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画者前来学习牡丹画创作技艺。“原来村里人农闲时不是打麻将,就是打扑克牌,自从有了创作培训中心,大家每天准时来学画,这个中心成了大家修身养性、沟通互动的新空间,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明显改善。”平乐村农民画师郭晓伟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平乐村农民画师有1000多人,年可创作商品牡丹画50多万幅,是全国唯一的牡丹画生产基地,被誉为“农民牡丹画创作基地”。近年,平乐镇充分利用洛阳牡丹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拓宽销售渠道,把平乐村打造成牡丹画产业发展中心,建成全国最大的牡丹画生产销售基地,实现平乐牡丹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基于此,我们平乐镇积极在‘建育管’一体化中探索‘以村民为主体,增强获得感’的培养方式,以点带面推广普及农民画,把文化‘种’进群众心中。文化养心养德,让村里众多能写会画、多才多艺的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平乐镇相关负责人说。

  留住乡愁根脉

  老村庄激活文化新动力

  在孟津,各种珍藏着乡村记忆的老村庄,是人们去得较多的地方之一。中国文化的根在农村,挖掘和保护好传统的地域文化、留住乡愁,就是留住了乡村文化的根和魂。目前,该县已打造出朝阳唐三彩小镇、魏家坡古民居、牛家寨古村落、梭椤沟风景画廊等一批乡愁记忆的老村庄。

  常袋镇马岭村巧妙地对农耕文化做了发掘和创新,他们利用石磨石碾、石磙石槽、瓦罐瓦缸、耕犁耕耙等老物件,打造出乡村记忆一条街及八仙桌、缝纫机、织布机、纺花车、老电器等老物件组成的乡村记忆陈列馆,走出了一条建设美丽乡村的新路子。“看到这些老物件,我好像又回到了儿时,看到奶奶盘坐在土炕上纺线的场景……这个乡愁一条街、记忆馆,留住了我们村庄的根,也留住了我的心。”已在外定居多年的马先生参观后感慨地说,这些老物件,勾起了他浓浓的乡情。

  近年,孟津县积极引导各乡镇围绕各自特色,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建成至少一处具有当地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历史文化村落。小浪底镇庙护村是个老村,沿村道两侧的一些房屋墙壁破败不堪。近年,该村转变观念,变负担为资源,对老房、老墙、老院进行修缮还原,把这些墙壁变成老家文化宣传墙,展示老屋老房、老爹老娘、老物老件、老活老事、童真童趣等老家印象,不仅使村子变得漂亮了,还给村里提供了一个展示、宣传儿时记忆的平台,成为文明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涵养文明乡风

  新乡贤引领文化新风尚

  常袋镇马岭村党支部书记马琪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弘扬传统文化,倡导农村移风易俗,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嘉言懿行垂范乡邻,谱写出文明和谐新乡风。同时他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先后引导群众种植大粒樱桃、花椒等2000多亩,打造出文明和谐、美丽富裕的马岭村。该村先后获得省级生态村、省级卫生村和省级精神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马琪祥去年被洛阳市评为新乡贤。

  马琪祥只是孟津众多新乡贤之一。孟津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拥有大批名人、达人、好人、贤人。为充分发挥这些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涵养文明乡风,该县在农村(社区)推行“一村一乡贤”工程,要求每个村(社区)至少要推选出一名本地或在外工作,有文化、有涵养、有道德、有能力、有威望、讲奉献的新乡贤,参与家乡经济发展、文明乡风、惠民文化等建设。目前,该县已评选出新乡贤100多名。他们情系家乡,多襄善举,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文化振兴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乡贤,逐渐成为村民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示范者和带动者,是涵养新乡风、引领新风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孟津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郑占波 文/图)

百姓呼声·
精彩图片·孟津
新闻排行
  • 注意防暑降温!洛阳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洛阳鸿路钢构:万余吨钢构件25天交付宁德时代
  • 洛邑古城“上新” 天庭潮音“开燃”
  • 跑好“成长性最强的产业赛道”
  • 44件洛阳西汉画像空心砖拓片亮相南阳新野
  • 曝光!洛阳市5家机构违规组织学科类培训
  • 伊川县高山镇谷瑶村:一碗“大锅菜”省下三万元
  • 洛阳老城区:专项行动护航暑期文旅消费
  • 洛阳市重大气象灾害(高温)升级为Ⅲ级应急响应
  • 洛阳市总工会创新“订单送课” 铁骑队员“空降”托...
  • 县区新闻排行
  • 涧西区举行“光荣之家”牌匾集中发放仪式
  • 西工区:发展街区经济 助力文旅发展【组图】
  • 多彩托管班 点亮孩子快乐假期生活【组图】
  • 伊滨区寇店镇马寨社区:养老助餐服务的“治理经”
  • 伊滨寇店山药田管正忙 特色产业孕育新希望
  • 3300余斤!满满都是爱!
  • 孟津区:无人机“上岗” “慧”农业“起飞”
  • 涧西区长一社区组建“抱抱团” 托举老人生活尊严
  • 涧西区江东社区:邻里中心再升级 服务居民最大化
  • 瀍河区下窑社区赠送蛋糕 给予老人精神守护
  • 诚邀通讯员 报道身边事
    县区频道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