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加单鸽蛋3万枚、乌鲁木齐加单乳蛋5万枚……春节临近,伊滨区西棘针社区养鸽场订单不断,进入了“岁末冲销量”的火热时段。
“咕咕咕、咕咕咕……”近日,走进西棘针社区养鸽场,一排排整齐的鸽棚映入眼帘。鸽棚内,不计其数的鸽子或悠闲漫步,或展翅飞行,此起彼伏的“鸽”声交织成独特的乡村振兴曲。
“不愁卖,一点儿都不愁卖!”养鸽场负责人、社区党支部书记宋继峰一边查看鸽棚情况一边介绍,目前,养鸽场内共有约20万只乳鸽,每天鸽子蛋产量七八千枚,“江浙沪的订单比较多,甘肃、新疆的也有,多数都是回头客”。
全年销售乳鸽近7万只、鸽蛋超250万枚,带领居民增收超200万元!在这张宋继峰领头交上的乡村振兴“年度成绩单”背后,西棘针社区100多户养鸽户日子越过越红火。
宋克强就是这100多户养鸽户之一。前两年,他入股集体合作社养殖6000只乳鸽,每年基本都能分红15万元。
“鸽子放在场里养,还有专人照看,俺不操心,分红也不少,这比出去打工强多了。”说起这份事业,宋克强的语气里满是兴奋。
西棘针社区的养鸽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还得从宋继峰的个人创业故事说起。1999年,23岁的宋继峰还是一名水泥厂工人,由于厂里效益日渐下滑,他不得不考虑另寻门路。机缘巧合下,一则养鸽的电视广告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试水”购买30只鸽种走上了创业之路。
创业期间,宋继峰一点一点地搞技术,一单一单地跑销售,在防疫、饲养等方面走过不少弯路,终于在创业的第七年,将养鸽场推上集饲养、销售、供种为一体的肉鸽养殖正轨,极大降低了肉鸽养殖成本,并通过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在电商经济崭露头角的2004年,宋继峰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发展线上肉鸽店铺,斩获线上订单,成为全国农产品行业较早的一批淘宝店主。
“自己富不是富,让大家都富起来,那才是真本事。”宋继峰说,作为土生土长的伊滨人,他对脚下这片土地饱含深情,肩头始终都有“带着大家一起过好日子”的使命感。只要有乡亲找到他说想养鸽,他都会热情地提供帮助。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据悉,鸽产业是继鸡、鸭、鹅之后第四大家禽产业。近年来,鸽肉、鸽蛋的高营养价值越来越被公众熟知,我市乃至河南省的鸽餐饮业生意越发红火。
说起新年计划,宋继峰表示,他将带领养殖户继续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让大伙儿的日子一路高“鸽”。(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王若馨 通讯员 贾莎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