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联合国“未来峰会行动日”边会——“技能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对话会上,一名来自驻洛高校的青年学子大放异彩。
彭嘉祺在会上发言 (通讯员供图)
日前,在联合国“未来峰会行动日”边会——“技能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对话会上,一名来自驻洛高校的青年学子大放异彩。
作为此次边会邀请的3名全球青年技能人才代表之一,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子彭嘉祺作主旨发言,向世界发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声音”。
此次会议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及欧中“一带一路”文化、教育、旅游和经贸发展委员会协办。会议主题为“技能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生于安阳、求学洛阳,彭嘉祺从小对古都历史和传统文化就有着浓厚兴趣,曾自学竹刻、篆刻、剪纸、雕版印刷等中国非遗技艺。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求学期间,彭嘉祺曾获2021年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书画文物修复项目三等奖和“河南省优秀毕业生”“河南省最美未来工匠”“洛阳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会上,彭嘉祺从“自身成长经历”“对技能的理解”“未来的期许”三方面,分享了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文物修复与保护技艺的历程及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感受。他流利的英文表达及对职业教育的自信,赢得了与会嘉宾一致称赞。
“这是我第一次站在世界舞台,代表中国职教学子发出对职业技能的感悟与畅想。”彭嘉祺说,此次参会经历让他深感职业教育前景广阔,更加坚定了对自己所学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信心和今后做文物修复师的信念。
“未来,我将把所学用于行业所需,用技能保护一件件文物。”彭嘉祺说。
“我们赶上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好时代。”此次带队参会的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院长杨刚亮说,“彭嘉祺被大会选中作发言交流,不仅展示了我们学院的专业教学成果,也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近年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洛阳丰富文化遗产优势,在国内率先成立首个文物类高职二级院系——文物保护考古学院,成为唯一将高职文博类4个专业开设齐全的职业院校,目前相关专业在校生已达700人。
此外,该校积极建设文物保护与考古高水平专业群,牵头成立全国首个文物考古与保护利用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文物考古行业产教融合高地。学院参与编制诸多行业重点教材,并投入使用国内首个石窟寺保护专业实训室。下一步,该校将继续致力于发展技能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注重数字素养和国际化教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为职教出海、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李雅君 通讯员 侯贤俊 常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