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夜校给自己“充电”,成为时下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热门的选择之一。
去夜校给自己“充电”,成为时下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热门的选择之一。
在新安,面向不同学习需求群体的宣传夜校、青年夜校、百姓夜校三大平台应运而生。“白天工作,晚上学艺”的模式,“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状态,构建了新安学习型社会的一个个生动场景。
宣传夜校
“流动课堂”涵养宣传“根系”
“这堂课干货满满,不仅有理论层面的指导,还结合了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和指导性,我们会认真学习领悟,把所学所获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有力举措。”近日,参加完相关“流动课堂”的授课后,新安县教体局办公室副主任郭小伟说。
像这样“送学上门”的“流动课堂”已累计开展32场,这是新安开办宣传夜校后的又一有益探索。
今年5月,“转理念、提能力、强作风”新安宣传夜校开班。课程内容既有重要理论著作学习,也有互联网传播、文化产业发展等专业知识学习,还有书法、绘画指导等,旨在提升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创新本领,完善推动工作创新必备的知识体系,从而锻造一支能担当起新使命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
宣传夜校受到党员干部好评,该县县委宣传部又结合实际开展情况,积极探索“宣传夜校+”模式。为解决基层党员干部“走出去”学习难的问题,推出“宣传夜校+流动课堂”模式,将“固定讲台”变为“流动课堂”,选派机关领导干部到各镇、县直各单位进行专题授课。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送什么”的原则,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流动课堂”送出的第一课就是新闻宣传与网络舆论引导专题培训,目前已累计开展32场,培训党员干部3000余人次。根据计划,8月底前将实现全县各单位培训全覆盖,从而不断强化基层党员干部互联网思维,引领树立学网、懂网、用网导向,更好地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青年夜校
“课搭子”的心仪“据点”
夕阳西下,城区灯火亮起,34岁的餐饮店老板张强匆匆走进新安县文化馆。
文化馆大厅被布置成一间教室,已经坐有三四十人。不一会儿,当天的授课老师走上讲台,与学员进行互动交流,对大家在创业发展中遇到的关于新媒体运营、短视频账号营销、电商直播引流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提出具有实操性的建议和对策。
“酒香也怕巷子深。”课后,张强感叹说,“要想把生意做好,就得不停地‘充电’。今天借助这个平台认识了很多优秀的青年人,他们在线上话题营销、直播引流方面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我觉得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像张强一样的青年人,还能在夜校结交一批“课搭子”。所谓“搭子”,关系浅于朋友,又深于同学同事。这个流行于青年群体的概念,青年人归纳为“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而青年夜校,无疑成为“搭子”们理想的社交场合,成为他们心仪的“据点”。
据介绍,该青年夜校由共青团新安县委、新安县文广旅局联合主办,课程设置有语言口才、美妆、形体礼仪等,不仅能帮助年轻人掌握更多技能,还给了年轻人破“宅”而出,重构自己的文化生活、走向社会大课堂的机会。
百姓夜校
新“夜”态扮靓“新夜景”
看一场戏曲演出,学一支广场舞……连日来,新安县依托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利用夜间群众闲暇时段开展百姓夜校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夜间精神文化生活。
61岁的杨红艳是百姓夜校公益培训课程的受益者。她于2022年报名参加了百姓夜校,学习模特走秀。“学模特让我像变了个人,最明显的是形体和仪态。别看上课只是走路、摆姿势,一上午运动量还真不小。持之以恒,心态越来越积极,人也越活越年轻!”杨红艳说,在2024年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活动中,她和队友们表演了模特走秀,现场观众的掌声给了她莫大鼓舞。
为了让群众实现“看菜下单,点菜吃饭”,新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广泛收集学员的培训需求,使得培训内容更精准,除了舞蹈、声乐、书法等热门课程,还新增设了礼仪、戏曲及中医理疗等体验课程。
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能人”上台当“讲师”是百姓夜校的又一特点。该县将基层的文化能人、热心人士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平台、完善保障、增加激励,不断提升百姓夜校课程质量。“能够发挥自己优势做点有意义的事,还能交到朋友,挺好!”古埙非遗制作、演奏技艺传承人,百姓夜校讲师李海涛笑着说。
“一时火”不等于“长久旺”。夜校火起来,但夜校的探索与深耕没有止步。夜校该如何更多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如何提供优质的课程内容和师资力量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学习需求?如何盘活更多的公共文化资源,为夜校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正成为夜校组织者们关注谋划的重点。
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城市,让年轻人真正爱上学习、爱上这座城市——新安的学习风气正在持续涵养。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