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随着洛阳市孟津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持续调水调沙,在河水的猛烈冲刷下下游两岸河床上形成大面积的“沙画”长卷,像行云、像丛林……图案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在小浪底下游至黄河西霞院水库间,发展大面积神奇“沙画”。据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泄洪量每天大概在3000到4000立方米每秒,大坝下泄量最大可达5000立方米每秒,奔腾汹涌的河水顺流而下,致使下游河道水位暴涨。随着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流量的减少,下游河道内水位突然下降,河谷两侧的河床大面积裸露,由水流冲刷和澄泥裂变形成许多造型各异的图案。
水位下降后在主河道呈现出纹路明暗相间的黄河“沙画”,有的似巨龙入河,有的似参天大树,有的似古树交错,有的似炎炎烈火、有的似水鸟枝头翔集,形成一幅幅奇异而又壮观的天然画卷。有的像浮雕版画,有的像水墨丹青的山水画,还有的像浓墨重彩的油画,造型逼真、线条流畅,规模宏大。(郑占波 马绍磊 韩波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