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区新建的乡村大舞台投用了,欢迎来现场看看。”近日,记者接到涧西区瀛洲街道滹沱社区党委委员、瀛洲曲剧团团长李保功的电话。
瀛洲曲剧团的演出备受乡亲们喜爱
“我们社区新建的乡村大舞台投用了,欢迎来现场看看。”近日,记者接到涧西区瀛洲街道滹沱社区党委委员、瀛洲曲剧团团长李保功的电话。
滹沱社区与曲剧结缘,已有100多年历史。这个社区,真的“有戏”!
滹沱是个“曲剧窝”能唱七天八后晌
“滹沱是个‘曲剧窝’,能唱七天八后晌。”92岁的老演员李会甫说,这是在滹沱社区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滹沱社区有唱戏的传统。
《滹沱村志》记载:农村文化是单调的、贫乏的,人们在农闲时节看一场戏就能满足对文化生活的渴望,正因为如此,戏曲在滹沱兴盛了百余年。
生于1901年的李丙须,少年时跟着戏班子学戏,年纪轻轻就会唱多出剧目。以李丙须为首的老一辈艺人于书祥、于正水、张书娃、张景新、李黑旦、李虎成等人组成滹沱曲剧社,先后排练了《阎家滩》《宋江坐楼》《柜中缘》《卷席筒》等剧目。他们在农闲时节从滹沱村向西一路演出,步行至洛宁、卢氏、灵宝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
“据老辈人说,李丙须等老艺人挑着担子,步行外出唱戏。那时候的人普遍很穷,看戏之后,会给演员一些粮食作为报酬。老艺人唱戏结束返程时,背不动粮食,就卖掉,买一头牛赶回来。”李保功说,“以戏换牛”反映了滹沱曲剧社的受欢迎程度。
2014年,李保功牵头重建滹沱曲剧社,命名为瀛洲曲剧团。剧团成立后,曾连续演出23天46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她因喜欢唱戏嫁到滹沱
演员在滹沱社区乡村大舞台候场
瀛洲曲剧团副团长张治法和妻子孙丽芳因戏结缘。“我是因为喜欢唱戏才嫁到滹沱村的。”孙丽芳笑着说。
61岁的孙丽芳娘家在徐家营社区,她从小受父亲影响,喜欢唱戏。“我十八九岁时,父亲说滹沱村有剧团,建议我到滹沱村看戏、学戏。”孙丽芳说,她因此认识了多才多艺的张治法,二人喜结良缘。
张治法的父亲是老艺人张景新,他全面传承了父辈的曲剧艺术,不仅能扮演丑角,还擅长唢呐、曲胡、电子琴等乐器,既能在前台演出,也能居后台演奏。
孙丽芳能扮演旦角、丑角,还能反串小生。在曲剧《杨秀英告状》的同一场戏中,孙丽芳先是扮演店婆,下场之后,立即换上小孩的衣服,扮演小孩上场。她一亮相,观众就热烈鼓掌。
“滹沱人喜欢唱戏,也善于发现戏曲人才、留住戏曲人才。”李会甫说,张治法、孙丽芳夫妻俩就是滹沱社区吸引戏曲人才的最好例子。
近年,为了壮大瀛洲曲剧团队伍,张治法和妻子孙丽芳广交戏友,购买了音响设备并将自家院子作为排练场地,全家人做好后勤服务,夏天给演员晾开水解暑,冬天点炉子让大家取暖,家里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成了排练道具。
“现在,瀛洲曲剧团有20名来自滹沱社区的团员,还有十几名外援,我们至少能演10场不同的戏。”李保功说,除了传统戏曲,剧团还紧跟形势,编排了《好媳妇》《好妯娌》《天下父母》等现代戏,更加接地气。
老团长72岁开始学打鼓
“我们是业余剧团,人少活儿多,每个人都要身兼数‘职’。”李保功说。
81岁的瀛洲曲剧团老团长黄根堂,1963年开始登台演出。“我加入剧团的时候,只唱现代戏,后来才改学传统曲剧。”黄根堂说,在他印象中,当时的三山村、滹沱村、三元村、柳行村都有曲剧团,现在只剩下滹沱社区还有曲剧团。
李保功介绍,黄根堂的戏路很宽,擅长老生、须生、白脸奸臣、丑角等角色,“有一回,戏要开场了,扮演丫鬟的演员有事没来,老团长扮上丫鬟就上台了”。
“救戏如救火,台上缺人,我要随时补上。”黄根堂说,由于曲剧团缺少司鼓,他在72岁时开始学打鼓。
俗话说,半台锣鼓半台戏。乐队在戏曲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戏曲演出的灵魂。在乐队中,司鼓相当于指挥,司鼓的好坏,直接关系戏曲演出的成败。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我一个人关起门来坚持练习打鼓,常常到深夜,累得满身大汗。”黄根堂说,最终,他胜任了司鼓一职,一直干到现在。
曲剧剧目,每场一般不少于两个小时,最长的一场戏要演三个半小时。为了避免去卫生间,黄根堂在台上忍着口渴,不敢喝水。
“越是到了演出的高潮,我打的鼓点越密,节奏越快,要把气氛烘托起来。”黄根堂说,即使在寒冬腊月,一场戏下来,他身上的秋衣也会被汗浸透。
“戏曲之盛,关键在人。老艺人的坚守,折射出戏曲界的共性问题——现在的年轻人不热戏。”李保功说,为了传承曲剧和瀛洲曲剧团,滹沱社区投资新建了260平方米的乡村大舞台,打好了硬件基础。
目前,滹沱社区正在与教育部门沟通,努力推动戏曲进校园,为曲剧团留住薪火。
记者手记
“以戏化人,以德润心”,在滹沱社区乡村大舞台左右两侧,八个红色大字道出了瀛洲曲剧团坚守至今的意义和价值。剧团成员并非专业演员,他们凭着对戏曲的热爱,展示出戏曲生生不息的底气和活力。(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余子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