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孟津区麻屯镇的洛阳路通集团发车广场,20台路阳红拖拉机一字排开,整装发往世界各地。
  近日,在位于孟津区麻屯镇的洛阳路通集团发车广场,20台路阳红拖拉机一字排开,整装发往世界各地。
  “今年国内市场销售量虽有所下滑,但国外市场保持较高涨幅。”路通集团董事长助理杨名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公司深耕海外市场,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农机市场上的“中国名片”。 该公司在农机装备制造上构建了覆盖“毛坯铸造—机械加工—钢材下料—部件焊接—装配生产”的全流程产业链。这种垂直整合模式确保了关键部件的质量自主可控,在保障产品品质一致性的同时,也为旺季产能保障提供了坚实基础。
  “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从拖拉机部件配套起家,通过不断摸索创新,形成各自特色。”孟津区工信局负责人李鹏表示。多年来,孟津区农机装备产业经过精心培育,已形成集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生产、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孟津区共拥有农机装备重点企业42家,其中规上企业35家,产业规模达6.16亿元,主要集聚在麻屯、常袋、朝阳等镇域。
  对创新的持续投入正是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就路通集团而言,早在2016年,便已成功研制河南省首台110马力无人驾驶拖拉机,集成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实现厘米级精准作业。去年,又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联合开发首代纯电动拖拉机ET804,目前,正与河南海斯特新能源、河南科技大学携手攻关第二代产品,积极抢占新能源农机赛道。 从“配套者”到“引领者”,在孟津,像路通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
  洛阳福格森持续改进生产链条,目前具备50-260马力全系列拖拉机年产1500台能力……
  开创车桥自主研发变型驱动桥百余种,年产2万台,凭借收获机四驱驱动桥在东北地区市场占有率超90%…… 科技赋能,正将农机装备打造成为驱动现代农业阔步前行的全新引擎。截至目前,在农机装备领域,孟津区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企业年专利授权量超50项。建立了“小升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梯度培育机制。24年新入规企业中,农机装备领域企业5家,重点监测的35家规上企业营收5.19亿元,其中福格森1.06亿元、开创车桥3625万元,企业增速超15%。(党一豪 王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