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伊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厅,72 岁的李苗英熟门熟路走到诊桌前:“王医生,我这几天胸口发闷,快给我看看。” 这场每月一次的义诊已坚持14个月,从居民最初的试探咨询,到如今像李苗英这样的“老熟人”准时赴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卫健医保局等多方合力,在一次次问诊与叮咛中,织就了覆盖全区的健康守护网。 
8月8日上午,伊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厅,72岁的李苗英熟门熟路走到诊桌前:“王医生,我这几天胸口发闷,快给我看看。”这场每月一次的义诊已坚持14个月,从居民最初的试探咨询,到如今像李苗英这样的“老熟人”准时赴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卫健医保局等多方合力,在一次次问诊与叮咛中,织就了覆盖全区的健康守护网。
“以前去医院怕花钱,现在每月义诊就像‘健康闹钟’。”一年前还怕麻烦的李苗英,如今成了“义务宣传员”——血压从150/95mmHg稳到130/80mmHg,胸闷的老毛病今夏也没再犯,“医生还教我用艾草泡脚,比子女还细。”14场义诊服务2300余人次,“回头客”超三成,居民健康意识在日常关怀里悄悄变了样。
夏日里老人易中暑,医生王燕的诊桌总备着藿香正气水、速效救心丸当“标配”。她手机存着二十多位老人的号码,提前提醒复查成了习惯,说实践中心是每月“牵挂彼此的家”。14个月的“健康约定”中,每月晨光里的医患问候,写满“文明伊滨”的民生分量。居民说“这每月一次的暖,比空调风还舒心”,而文明实践的温度,正藏在把小事做进心坎的坚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