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白沙坡,千亩薯田绿。眼下,在汝阳县柏树镇水磨、孔龙、枣林三村交界的千亩红薯基地,水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积极推广“盖膜+滴灌”技术,栽植红瑶、哈密、西瓜红等高价值优质红薯品种,银沙地上跃动着春耕的韵律。
春染白沙坡,千亩薯田绿。眼下,在汝阳县柏树镇水磨、孔龙、枣林三村交界的千亩红薯基地,水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积极推广“盖膜+滴灌”技术,栽植红瑶、哈密、西瓜红等高价值优质红薯品种,银沙地上跃动着春耕的韵律。
这片由白沙岩风化形成的特殊土质区,蒿草难生却孕育出"红薯天堂"。疏松的沙质土壤构建天然排水系统,12℃昼夜温差与富硒矿物质的奇妙组合,造就了"白沙红"红薯22度的甜润内核。金秋时节,紫红透亮的薯块铺满沙岭,焦糖香气随风漫卷,淀粉含量超30%的优质薯块成为客商争抢的"金疙瘩"。
依托"合作社+农户"模式,柏树镇建成万亩核心种植区,带动沙坡岭发展红薯产业。注册"柏薯香"品牌后,产业链条持续延伸:晶莹剔透的红薯粉条、酥脆可口的薯片产品走俏市场,去年全镇红薯产业链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这颗扎根银沙的"甜蜜产业",正沿着蜿蜒沙岭铺展乡村振兴的新图景。(王康回 袁会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