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偃师 | 孟津 | 新安 | 栾川 | 嵩县 | 汝阳 | 伊川 | 宜阳 | 洛宁 | 洛龙 | 西工 | 涧西 | 伊滨 | 老城 | 瀍河
洛龙区:让文化认同根植青少年心灵深处
您当前位置: 洛阳网 >> 县区频道 >> 洛龙 正文   通讯员:  2022年05月11日 08:50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洛阳市龙门第一小学传承龙门文化研学实践活动

  近年来,洛龙区各中小学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为抓手,引导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昨日上午,在洛阳市龙门第一小学,孩子们伴着美妙的音乐,跳起了“龙门之韵”课间操,在运动中感受文化艺术之美。

  洛阳市龙门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周改良介绍,这套“龙门之韵”课间操是学校通过对龙门石窟造像艺术元素提炼、加工,按照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肢体语言形式创编而成的,既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又彰显了文化特色,一经推出就受到孩子们的喜欢。

  “这套课间操里既有阳刚正气的‘狮子’,又有轻柔飘逸的‘飞天’,老师们还会为我们讲解相关知识,现在我越来越喜欢龙门文化了。”该校学生李哲航说。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集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如今,这座紧临龙门石窟的学校已经通过传承和弘扬龙门文化,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其中,“龙门文化代代相传”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学生们可以通过小学六年的梯度学习,全方位了解龙门的文化内涵。此外,该校还定期组织讲龙门故事、诵龙门诗词、演龙门典故、写龙门书法、画龙门山色等系列活动,用龙门文化引领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洛龙区张衡街小学则积极利用校内体育教师特长,组织开展中华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通过常规体育课堂、延时社团教学、校园赛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锻炼意志,感受中国传统体育的魅力。

  洛龙区行知小学成立了河洛大鼓学生社团、教师埙乐团,定期聘请专业老师、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让老师和学生通过学习传统乐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洛龙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持续推进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校教育中落细落实。(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郭飞飞 通讯员 王欢欢 文/图)

百姓呼声·
精彩图片·洛龙
新闻排行
  • 40℃以上!洛阳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从“替代人力”到“自主决策” “洛阳造”特种智造...
  • 洛阳:商超玩混搭 “超市食堂”成消费新宠
  • 孟津区:无人机“上岗” “慧”农业“起飞”
  • 九都腾飞:“智”造家具拓市场
  • 高温来袭!这份防暑指南请查收
  • “洛阳智造”AI质检设备建功“中国芯”
  • 洛阳今日晴天间多云 最高气温39℃
  • 洛阳举办“多彩假期 ‘艺’路‘童’行” 文明实践活动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剪纸作品亮相国际舞台
  • 县区新闻排行
  • 涧西区举行“光荣之家”牌匾集中发放仪式
  • 孟津区黄河河床惊现壮观“沙画”
  • 西工区:发展街区经济 助力文旅发展【组图】
  • 嵩县:积极进行灾后重建 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涧西区重一社区:夏日送清凉
  • 多彩托管班 点亮孩子快乐假期生活【组图】
  • 伊滨区寇店镇马寨社区:养老助餐服务的“治理经”
  • 伊滨寇店山药田管正忙 特色产业孕育新希望
  • 3300余斤!满满都是爱!
  • 孟津区:无人机“上岗” “慧”农业“起飞”
  • 诚邀通讯员 报道身边事
    县区频道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