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五谷飘香。
近日,寇店镇5000亩谷子连片进入成熟期,广袤田野间,收割机轰鸣穿梭,农户们忙碌收割,一幅秋收画卷在乡村大地徐徐展开,生动诠释着特色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效。
在寇店镇朱窑社区,不同地形的谷子地呈现出差异化的收割场景。在小部分山地谷子种植地内,种植户们正埋头人工收割,待全部收割完毕后,打草机适时进入田地开展秸秆粉碎作业,通过“秸秆还田+犁地还肥”的生态模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既滋养土壤又不污染环境。
而在收割机可进入的大块谷子地,机械化作业的优势尽显。收割机在田间灵活穿梭,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三道工序一气呵成,金黄饱满的谷粒如同流水般源源不断涌入集中储物仓;种植户则驾驶运输车第一时间将新鲜谷粒转运至烘干晾晒点,用“机收+转运”的无缝衔接抢抓农时。
“现在收谷子基本机械化,一天一台机器就能收上百亩!”现场负责调度的种植户满脸喜悦,“不仅省了大半人力,还能跟时间赛跑!”
由于近期持续降雨,为避免损失,朱窑社区紧急部署,在天气转晴的时间里,一方面加快收割进度,另一方面协调辖区适宜场地作为临时晾晒点,同时组织志愿者参与收割和晾晒,做好全方位保障。
丰收的背后,是寇店镇对特色富民产业的精心培育。近年来,该镇锚定乡村振兴目标,以“强产业、富农户”为核心,坚持“一村一品”与“一村多品”协同发展,通过成立“寇店小米协会”,规范种植标准,创新推行“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资源,有效破解了散户种植“小、散、弱”的难题。截至2025年,全镇谷子种植面积从零散地块扩展至5000亩,成功构建起“生态种植—标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让“小谷子”长成了“大产业”。
为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业附加值,寇店镇还借力电商东风,依托孙窑社区“大谷优选”电商助农直播间,通过“线上引流+线下溯源”的方式打响品牌。如今,“寇店小米”年线上销售额达20万斤,全镇谷子产业总收益超4000万元,直接带动5000余人次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不少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从“种粮人”变成了“产业受益人”。更值得一提的是,“寇店小米”已成功申请地理标志保护,成为当地辨识度高、市场认可度强的“农业金名片”。
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再到“品牌响”,寇店镇以一粒小米的产业链升级破题,为我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如今,在我区广袤的田野上,不仅能看到寇店小米、各镇特色作物丰收的喜人景象,更能感受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矩阵赋予乡村的蓬勃活力——这片土地上,我区正以点带面、串珠成链,让粮食安全有保障、产业发展有后劲、农民生活有奔头的美好图景,在每个乡村落地生根,推动乡村振兴的全局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