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多亏了这个小程序,帮我第一时间就联系上了维修师傅!”25日,提起街道开发的智慧服务平台,栾川县耕莘街道大南沟社区居民樊阿姨赞不绝口。刚搬到这里的她,遇到洗衣机故障时通过该平台预约上门维修,迅速解决了生活难题。
“真是多亏了这个小程序,帮我第一时间就联系上了维修师傅!”25日,提起街道开发的智慧服务平台,栾川县耕莘街道大南沟社区居民樊阿姨赞不绝口。刚搬到这里的她,遇到洗衣机故障时通过该平台预约上门维修,迅速解决了生活难题。
今年以来,大南沟社区在街道的支持下,全面摸排整合辖区内各类便民服务资源,升级智慧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不仅提供社区业务办理指南,还汇聚了开锁、家电维修、衣物修补、医疗等生活服务。
这一举措的背后,是对居民实际生活需求的深入回应。
一组数字——“2436”和“21129”,分别代表该社区原住居民和当前常住人口的数量,差距近8倍。“‘村改居’后,社区管理服务对象大幅增加,给我们带来了新挑战。”社区党委书记杨秋阁介绍,除了基本的社区服务,如何缓解新迁入居民的陌生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破题?服务互联互通。
为此,社区积极发挥网格员作用,系统梳理整合辖区各类便民服务资源,尤其关注那些不易被发现的“小巷小店”,将优质便民服务“搬”上线,消除服务盲区,让居民足不出户实现“一键求助”。
“别小看这些服务的简单叠加,实际上是三方受益。”杨秋阁介绍,对居民来说,足不出户就能得到精准匹配的服务,既省时又省力;对社区而言,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还精准掌握了辖区服务资源;对商户来说,则多了一个正规、稳定的展示窗口和接单渠道,生意更好做了。截至目前,大南沟社区登录、注册该平台的居民超过13380人,已成功预约便民服务57人次,给居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随着大南沟社区试点成效显现,耕莘街道其他社区也陆续加入,共同扩充平台便民服务“菜单”。截至目前,全街道8个社区已整合接入衣物修补、家电维修等99个服务点,全部信息均同步至平台,并实现跨社区互联互通。
前端依靠网格员实地摸排,后端依托科技赋能数据整合,在党建引领下,耕莘街道正助推社区由“陌生人社区”向“熟人社区”转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吕百营 通讯员 侯豫炯 望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