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孟津乡村,农村文化大院里,群众和着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农家书屋内,村民们读书看报,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孟津区根据群众需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项目,通过对农家书屋电子化升级等措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共享文化普惠的阳光。
书香伴成长
穿行于孟津乡村,农村文化大院里,群众和着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农家书屋内,村民们读书看报,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孟津区根据群众需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项目,通过对农家书屋电子化升级等措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共享文化普惠的阳光。
乡土人才的“致富课堂”
在小浪底镇庙护村农家书屋,整齐干净的书柜上摆满了“农村政策法规大全”系列图书、《科普知识》、《种植技术》等各类书。桌椅摆放井然有序,各项制度及宣传标语整齐规范地张贴在墙上。农家书屋管理员姚亚亚介绍,村里的种植户、养殖户来学知识、得实惠的有很多,他们已经形成了定期到农家书屋“充电”的习惯。看似不起眼的小书屋带起了大产业。在农家书屋浓厚的学习氛围影响下,该村建起多个高标准养殖小区,促进了农民增收。
除了来书屋“充电”、掌握致富知识,当地农民还把农家书屋当成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常袋镇马岭村村民王保珍是该村农家书屋的常客。她说,村民们一有空闲就往书屋跑,尤其是夏天“泡”在里面看书、聊天,已经成了不少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王保珍说:“现在生活富裕了,大家伙追求知识的愿望也更强烈了。有了农家书屋后,平时来借书、看书的人多了,打牌、喝酒的人少了。村里形成了一种读书重学的好风气,人心更上进,邻里更和谐。”
同时,孟津区依托“农家书屋+”志愿者模式,发动农家书屋管理员、招募文化志愿者进行全覆盖式摸底统计和管理提级升档。通过线上线下招募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与农家书屋管理员一起发起规范化提升行动,对照示范建设标准,统一标识、制度上墙、日常开放借阅、配备专(兼)职管理员、公开开放时间、出版物登记上架、更新图书、分类管理、组织活动,让农家书屋真正“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小小农家书屋已成乡土人才长知识、学技术的“致富课堂”。
素质提升的“网络课堂”
“以前找老师教广场舞不好找,对着书本学总感觉动作不连贯,学起来非常难,而且舞姿不规范。自从农家书屋里有了‘网络课堂’,想学什么舞立马就能找到,网上教的就像老师在眼前教的一样,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城关镇寨沟村村民朱素娟谈起农家书屋电子化升级的好处滔滔不绝。
孟津区借助远程教育网络,结合农民种植需求,不断拓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在农家书屋开设“网络课堂”。各站点根据农民需求,将学习计划在村务公开栏中向群众预告,农民需要看什么就播放什么,如此变灌输式为菜单式,令农民得以各学所需,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帮助农民真正学到一门致富技术。在孟津区,农家书屋从传统阅读方式向电子网络化迈进的现象已越来越普及。在“网络课堂”里学技术、查信息、销产品,已逐渐成为当地新型农民努力致富的常态。
送庄镇凤凰台村村民宋宏照,通过村里的远程教育“网络课堂”学习新技术,成为当地大棚瓜果种植的“土专家”。“我就是‘网络课堂’的受益者,通过‘网络课堂’,我不光能提前知道产品的市场行情,参考选择种啥,还能跟网上的老师学习种植新技术。”宋宏照说,“你看,我这大棚刚种完一茬袖珍西瓜,现在正利用高温对大棚进行消毒,到9月初就要种植反季节草莓了,草莓在春节前就可上市,收成一定很不错。”
该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主阵地作用,积极满足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知识需求,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引凤回巢”等素质提升工程,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信息和技能培训,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农村孩子的“第二课堂”
每到暑期,由于家长忙于农事,孩子们的看护和学习就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而农家书屋解决了这一难题。不少孩子暑期自发地聚集到农家书屋,书屋成了他们畅享清凉、畅游书海、阅读学习的“第二课堂”。
白鹤镇七里村正在读初中的雷凯华经常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借阅图书。他说:“村里的书屋各类书都有,我喜欢读的文学类书籍在这里差不多都能找到,真是太好了!”如今,在该村,每天都有三五成群的学生相约到书屋看书,以“书香为伴、阅读美好”的方式乐享暑期;忙完农活后的村民,也都愿意来书屋找自己爱看的图书,或阅读杂志、报纸……书屋内书香弥漫,学习氛围浓厚。
在平乐镇刘坡村的农家书屋里,一群学生正津津有味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他们把农家书屋当成暑期活动室,拓宽阅读视野,汲取精神食粮。家长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自从村里有了农家书屋,节假日、放学后,孩子们再也不到处疯跑乱玩。书屋里既安全又可以获取知识,孩子们开心,家长们放心。”
近年来,孟津区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全区建起农家书屋270多个,实现了城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这些书屋都开设了“四点半课堂”,让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不再乏味,让更多农村孩子能够畅游知识海洋,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郑占波 卫哲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