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面条真顺溜,年龄大了就好这一口。”近日一天中午,在新安县铁门镇刘杨村“助老小灶”,75岁的村民牛素琴高兴地说。
“今天的面条真顺溜,年龄大了就好这一口。”近日一天中午,在新安县铁门镇刘杨村“助老小灶”,75岁的村民牛素琴高兴地说。
刘杨村不大,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在外务工,留守老人有很多不愿开火做饭,午饭经常将就着吃。2019年夏天,刘杨村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设置了一个小厨房,每天中午做点饭菜,为村里的老人提供方便。
起初,每到中午时间,来吃饭的老人只能端着碗到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吃。后来,有热心村民为了改善老人吃饭环境,主动把自家空置的房屋交给了村里,村里不仅将房屋重新装修了一番,还添置了多张单人床,供老人们休息。就这样,刘杨村“助老小灶”正式开张了。
为了节约运营成本,发扬互助精神,刘杨村还发动各村民小组轮流派人到“助老小灶”做饭。
“刚开始,报名的人特别多,有人如果长时间没轮上,还会找我‘埋怨’两句。”刘杨村党支部书记陈军委说,为此,他想了一个主意:由村里的“好婆婆”“好媳妇”掌勺,其他人想出力,可以来打下手。此举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近年来,刘杨村每年都会评选“好婆婆”“好媳妇”。今年三八妇女节,又有十几名村民走上“领奖台”,获得“好婆婆”“好媳妇”荣誉称号。
“能给小灶做饭,觉得可光荣。现在,尊老敬老已经成一种风气,大伙儿都可下劲儿。”今年被评为“好婆婆”的村民刘素兰自豪地说。
新安县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刘杨村“助老小灶”的好经验已在全县推广。截至目前,该县已有136个村(社区)建起“助老小灶”或“百姓食堂”。(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嘉仪 通讯员 武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