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朱仓村,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土法加工晾晒粉条。在一家粉条加工作坊里热气腾腾,十余名村民组成一条生产线,打芡、漏粉、煮粉、捞粉、晾粉等多道工序,村民分工明确,忙得不可开交。
日前,走进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朱仓村,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土法加工晾晒粉条。在一家粉条加工作坊里热气腾腾,十余名村民组成一条生产线,打芡、漏粉、煮粉、捞粉、晾粉等多道工序,村民分工明确,忙得不可开交。
制作粉条看似简单,却是一个严格而又复杂的过程。特别是端漏瓢的,一只手端近十斤的漏瓢,另一只手还要不停敲打,抖动敲打的快慢节奏、力度大小,都会影响粉条的质量。”村民介绍,这个过程一般都是三人轮流,十几分钟一换。由于采取传统手工工艺,粉条纯净、透明、粗细均匀。
据了解,“漏粉一般是在冬天和春节前,因为这可避免湿黏的粉条粘到一起,还得把漏好的粉条冻一下,稍微结冰即好,然后晾晒,晒干以后,把粉条一打一摞地放好抽出木棍,捆好拉回家。”作坊的师傅说,这样,过年时就可以尽情享受白菜炖粉条的美味了。
平乐镇朱仓村的粉条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村民个个都是制作粉条的行家,兴盛时期村里有30多家粉条加工小作坊。目前,村里保留有五、六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手工红薯粉条加工作坊,年可加工成品红薯粉条60万公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优质红薯5000多亩,粉条已成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和“香饽饽”。(郑占波 殷潘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