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的伊滨区,万安山下,白雪皑皑,青峰如屏、江山多娇的新时代和美乡村画卷别有一番景致。
岁末的伊滨区,万安山下,白雪皑皑,青峰如屏、江山多娇的新时代和美乡村画卷别有一番景致。
作为“洛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发展平台、创新平台和城市承载空间”,伊滨区在洛阳市发展大局中的分量举足轻重。
乡村振兴,伊滨如何做?
伊滨区党工委主要领导明确提出,“牢记洛阳市委‘三个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强乡村、促振兴。”
立足实际,选准小切口,破题大文章。围绕乡里中心建设,伊滨区持续将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4+2”重点工作向纵深推进,高标准谋划,所有社区全体起立,因地制宜,按照全面提升加重点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实施,快速推进。截至目前,伊滨区56个农村社区中,完成乡里中心建设任务共53个,完成率94.6%,到2024年,全区涉农社区将全部建成乡里中心。
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乡里中心,正慢慢成为农村人气民心的聚集地,群众身边的“幸福家”。
问需于民,资源共享聚民心
走进万安山脚下的李村镇魏村乡里中心:水塔公园、麦田驿站、三味蔬屋,活脱脱一个色泽鲜明的童话小镇跃然眼前。
“以前很少来社区,最多开个证明就走人。你看现在这社区,进来就很赏心悦目,不光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还高,感觉很温馨。”“有托幼中心、中医理疗、便民超市、便民理发、舞蹈室,老人孩子特别喜欢。”在乡里中心内,几位居民谈笑间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据该社区党支部书记介绍,结合党群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集中布局了集便民超市、便民理发、乡里食堂、托幼中心、老人日间照料、特色民宿等多项基本服务功能的乡里中心。此外,该社区还依托伊滨区旅游环线,拓展特色餐饮、生态采摘、住宿观光等特色服务项目。
乡里中心托幼中心的特色课程
12月14日,大雪,在耿沟社区乡里中心,十几位老人正边聊天边吃着热腾腾的杂烩菜,“有了乡里食堂,真是美透了,下雪天也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84岁的独居老人范钦怀,对助餐服务赞不绝口,“吃完饭还能和老伙计们下下棋、打打纸牌,累了有午休的地方,舒坦着呢。”
在乡里中心,一直以来,伊滨区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乡村产业、资源禀赋等条件,通过问需于民,收集了养老托幼、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等9大类1000余条意见建议,并把群众需求融入到乡里中心建设中来,按照“片区级+示范级+达标级”三级标准体系,分类分批,高标准推动亲民化改造,聚焦群众需求,完善功能融合,合理布局党务政务、养老托幼、技能培训、医疗健康、运动健身、便民商业、乡邻休闲等“7+N”服务功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一站式”便民服务。
不仅如此,为最大限度拓展公共服务功能,伊滨区还立足社区特点优势,在功能布局和空间使用上,最大程度向群众关心的内容倾斜拓展,精准布局了生态采摘、研学交流、住宿观光、乡村食堂等特色性功能,真正做到为群众而建、让群众幸福。
产业起势,创新运营惠民生
“以前,我们都是传统的销售方式或者自己在家里做直播。现在村里打造了乡里中心,配套建设电商孵化基地,空间很大,还引进了运营商,设备齐全,服务贴心,让我们的直播事半功倍。”在庞村镇窑沟社区电商孵化基地,正在忙碌的乡贤许浩博说。
作为全国最大的钢制办公家具基地之一,伊滨区庞村镇共有钢制家具数百家,窑沟社区位于庞村钢制家具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在乡里中心建设中,利用“三清两建”清理出的集体闲置房屋445平方米,着重建设了社区电商孵化基地,引进顶峰传媒运营商,着力培养电商“新农人”加快培养孵化更多本地电商创业者,做强人才链,让社区电商发展后劲更足。镇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电商入驻优惠政策,办理免担保低息贷款、开展电商技术培训、制定房租补贴办法等政策,为电商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目前,窑沟乡里中心电商孵化基地入驻直播人员20人,年销售额可达8000万元。六合大道电商一条街吸引20家电商企业入驻,带动周边从业人员150余人,年电商销售可实现5亿元。
从实践看,伊滨乡里中心之所以能“一子落而满盘活”,出发点是“服务”,落脚点是“惠民”,如何让服务可持续?伊滨区探索“公建民营”“运营前置”“志愿者+村集体+乡贤”等运营形式,将乡里中心建设与乡村运营同谋划、共推进,结合市场需求,引导各村结合区位特点、自然资源等优势,引入社会专业运营团队,开展深度合作,探索“乡里中心+特色产业”“乡里中心+特色文旅”等融合业态,提升乡里中心服务能级,让更多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
李村镇魏村社区将闲置土地连片规划“三味蔬屋”,探索出“共享菜园”和“农业托管”两种新模式,打造了“水塔花园”“谷仓鸡舍”等地标性建筑,引进“书亦烧仙草”奶茶品牌,打造集农耕文化与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乡村乐园,实现从“打卡”到“流量”消费的转化;诸葛镇刘沟社区便民超市、集体卫生室、快递接收点、理发室等便民业态采取“公建民营”运营模式,达到群众受益、集体收益、运营者有效益的“三益均沾”运营效果,通过运营,每年保守为集体增收10万元。
文体活动室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以来,伊滨区立足万安山生态优势,注重集中连片,发挥集聚效应,布局谋划壹然在野、拾光万安民宿,打造特色民宿集群;打造千亩猕猴桃种植产业园,发展种植采摘、储存加工、分选包装、精深加工、运输销售、观光采摘、研学交流等新业态……
多方主体参与,多元功能集聚,造就独具乡村特色、打通服务瓶颈的乡里中心,伊滨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表示。乡里中心顺民意、聚民心、惠民生,让农民生活变得更有奔头。
沿万安山精品民宿集群
“三自”赋能,凝聚民愿筑同心
尽管天气寒冷,一到傍晚,寇店镇孙窑社区体育公园就传出阵阵音乐声,这是社区舞蹈队的排练时间到了。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30余人。“下班忙完家里事,微信群里一通知,姐妹们就过来集合,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很高,家里人也都特别支持。”队员谢桃芝说。
孙窑社区舞蹈队是一个自乐组织,也是伊滨区以“三自”组织推动乡风文明的生动缩影。在从农村迈向城市化的进程中,伊滨区乡村治理呈现出矛盾多样化、问题复杂化的特点。为此,伊滨区充分发挥乡里中心最大效能,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三自”组织建设,建成自治组织525个、自乐组织261个、志愿组织628个。各社区情况不同,“三自”组织的表现形式也各有特色。
庞村镇窑沟社区的“三自组织”,常备志愿队50余人,在助困、政策、便民、卫生等群众所需上全面服务,从应急救援到科普宣传,再到清洁家园,服务台账上清晰记录着乡里中心每一位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和时长,获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称赞,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区党工委、管委会对40家区直单位进行任务分解,分包乡里中心,每月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文化品位。
日间照料服务让老人乐开颜
诸葛镇依托“三自”组织举办“兴隆币”志愿积分、“村BA”篮球赛、亲邻日等群众文化活动56场次,打造志愿服务项目18个常态化开展活动服务乡里。
伊滨区还出台方案,培育党员骨干和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红白理事会、夕阳红协会邻里调解帮等300余个“三自”组织开展爱心义诊、义务理发等公益活动,解决移风易俗、矛盾调解等群众身边事1600余项,惠及群众6.5万余人,用行动诠释着“邻里守望、心心相映”的朴素价值。
如今,行走在伊水之滨、万安山下,霜晴冻叶,正是冬日好时光,一个个乡里中心,已成为群众愿来想来的服务中心、文化中心、活动中心,必将铺开伊滨和美乡村的幸福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