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寒冬也农忙。如今已过大雪节气,行走在伊川县伊河东西两岸,如火如荼的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正在进行,山岭上的坡改梯现场热火朝天。一些支渠、小河沟如同缠绕在浅山丘陵的玉带,随着河道综合治理紧锣密鼓地推进,穿山走壁,蜿蜒向前。
正在实施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人勤春来早,寒冬也农忙。如今已过大雪节气,行走在伊川县伊河东西两岸,如火如荼的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正在进行,山岭上的坡改梯现场热火朝天。一些支渠、小河沟如同缠绕在浅山丘陵的玉带,随着河道综合治理紧锣密鼓地推进,穿山走壁,蜿蜒向前。
坡改梯 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坡改梯,是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代称,就是将原有的斜坡变成梯田,以实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群众收入的目标。
12月2日,冬日暖阳下,站在伊川县鸦岭镇常川村的丘陵上极目远望,一大片一大片崭新的红土地自岭上梯次而下,隔着土沟,大型机械开挖土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这是伊川县正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一个场面。
常川不是川,丘陵连浅山。为什么要实施这项工程?驻常川村第一书记彭小学告诉我们,常川村沟壑纵横,虽然位于甘水河上游,80%的耕地属于范店水库西干渠灌区,但多数土地需要依山丘之势耕种,即便能够浇灌,也只是水过地皮湿,很难使庄稼真正解渴;河道缺乏系统治理,有的渠道堵塞,结果是守着一库清水,只能望水兴叹。这些都严重制约该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我们还从县水利部门了解到,鸦岭镇常川村和老虎洼村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总面积达到4000亩,同时配套修建生产道路2.44公里、排水沟2.44公里、过路涵5座,种植行道树1625株等。目前,该镇已经完成坡耕地治理面积3200亩。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将形成立体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蓄水、保土能力增强,无疑会对当地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清河道 备战冬春灌溉与防汛
还是在常川村,甘水河从该村低洼处穿村而过,一台挖掘机正在河道中进行清淤作业,这是伊川县2022年甘水河鸦岭镇常川村段堤防水毁修复工程的一部分。彭小学告诉我们,修复水塘留住一汪清水,不仅是为了农民抗旱,也会对当地生态起到滋养和保护作用。
河道清淤是为今冬明春灌溉备战,争取小麦持续高产,也是高标准完善提升“两清一护、河道疏浚”工程,落实市、县无缝衔接,扎实做好2023年备汛的一项工作。今年,伊川县先后对先锋渠、陆浑灌区西干渠部分段、西干渠支渠、范店水库灌区等13条渠道进行整治,总长达37103.5米,包括河道疏浚清淤、破损渠道修复、新建渠道和配套建筑物等。项目涉及城关街道及鸣皋、平等、酒后、白元、鸦岭、白沙等6个乡镇20个村、社区。工程完工后,共计恢复灌溉面积58611亩。
有好田,有好水,以后打算怎么办?我们在《常川村“五星”支部创建工作2022—2025年规划方案》中看到,通过恢复灌溉面积,将使常川村明年夏、秋两季总增收达到192万元。该村将在改造完成的坡耕地上种植经济林500亩,同时大力发展沟域经济,计划3年内将李瑶自然村建设成为集休闲、娱乐、餐饮、颐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农业采摘基地。常川村还将利用坡耕地改造种植葡萄200亩、瓜蒌500亩。项目建成后将提升村庄生态宜居环境,增加集体收入60万元。
干渠水激流奔涌,为经济发展滋养沃土;支渠水九曲回环,浇灌出乡村振兴一路欢歌。一路走来,我们见到的是伊河以西多处渠道综合整治。伊河以东,东干渠、支渠正在分享陆浑水,沿线的群众也利用便利条件对麦田进行冬灌,而沿途的企业也在忙着蓄水入库,集聚发展动力。(李德伟 张武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