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分手,我无法冷静!”12日,涧西区南昌路街道六冶社区浅三街坊传来激烈的争吵声,一对小情侣因分手问题爆发激烈矛盾。
“孩子,别急,和阿姨讲讲到底怎么了?”警察出警后,居民吴华暖、张梅英走进小情侣家中,把男孩、女孩分屋隔开,倾听心声、调解矛盾……在阿姨们的柔声细语中,这场冲突终于平息了。
在六冶社区,有着一群像吴华暖、张梅英这样的热心居民。他们身兼多职,既是党员楼栋长、“微网格”网格长,还是“邻聚力红色帮帮团”特色调解小组成员,平时在小区治理、矛盾纠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六冶社区位于涧西区核心区域,受人口密度大、老旧小区多、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原因影响,社区日常矛盾纠纷较多。“光靠社区人员解决纠纷,力量不仅单薄还治标不治本,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强化基层治理,让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六冶社区党委书记李萍介绍。
如何及时发现矛盾、化解矛盾?人又从何处来?为破解这一系列问题,六冶社区积极探索以楼栋为单位“微小化”划分网格,建立起“邻里微网格”,并动员居住在“微网格”内的党员担任楼栋长、“微网格”网格长,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微网格—居民”架构。
“网格变小了,又有了党员群众助力,有些问题就能早发现、早处置。”李萍介绍,去年11月,六冶社区充分发挥“微网格”网格长、党员楼栋长“人熟、地熟、情况熟悉”的优势,组建起“邻聚力红色帮帮团”特色调解小组,构建起“楼栋+社区”的双轨调解机制,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
华原小区是典型的无主管小区,院内私搭乱建现象突出,卫生状况堪忧,且经常停水,居民投诉纠纷多。六冶社区进行充分摸底后,在华原小区选出一批热心的党员、群众参与小区治理,并以他们为基础,夯实“微网格”治理,做实日常调解。
这些党员、群众发挥带头作用,共同商议小区事务,自发打扫小区卫生,无私为居民解决问题,经常性调解矛盾纠纷,充分把小区居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今年1月,华原小区成立了新一届业主委员会,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微网格”的建立以及“楼栋+社区”双轨调解机制的运行,截至目前,六冶社区已成功化解110起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微网格’建好‘邻聚力红色帮帮团’,力争每个网格下面都能有一群热心调解的党员、群众,让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参与矛盾调解,共建和谐社区。”李萍表示。(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俞靖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