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在汝阳县柏树镇华沟村的100亩红薯基地里,10余名技术工人正弯腰进行薯苗移栽,覆膜机与滴灌管道在田间穿梭作业,嫩绿秧苗沿着银色地膜整齐延伸,勾勒出春日田野的生机图景。
4月15日,在汝阳县柏树镇华沟村的100亩红薯基地里,10余名技术工人正弯腰进行薯苗移栽,覆膜机与滴灌管道在田间穿梭作业,嫩绿秧苗沿着银色地膜整齐延伸,勾勒出春日田野的生机图景。
“今年我们合作社流转的100亩土地全部采用机械化起垄、盖膜作业,地膜覆盖配合滴灌技术能节水30%。”万迈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万娃一边介绍,一边指导工人精准控制15厘米的株距。据悉,该基地重点推广红瑶、烟薯25、哈密薯等高端新品种,这些糖度高、纤维少的优质种苗可使红薯亩产实现新突破。
作为传统农业大镇,汝阳县柏树镇今年通过土地流转整合2.7万亩薯田,构建起“合作社+农户”联营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获得保底收益,还能通过务工每天增收80元。在现代化红薯产业园,全自动清洗分拣线,可对红薯进行切片、制粉等深加工,预计每吨鲜薯可增值500元。
据镇农业办主任袁会申介绍,通过三产融合,全镇红薯产业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带动村集体增收超200万元。眼下正值移栽关键期,农技人员全天候驻点指导,确保7月迎来第一茬丰收。这片浸润着科技与汗水的红土地,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薯”光。(王康回 张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