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偃师 | 孟津 | 新安 | 栾川 | 嵩县 | 汝阳 | 伊川 | 宜阳 | 洛宁 | 洛龙 | 西工 | 涧西 | 伊滨 | 老城 | 瀍河
汝阳柏树镇:科技赋能红薯产业 书写乡村振兴新“薯”光
您当前位置: 洛阳网 >> 县区频道 >> 汝阳 >> 正文   通讯员: 赵梅香  2025年04月15日 17:14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4月15日,在汝阳县柏树镇华沟村的100亩红薯基地里,10余名技术工人正弯腰进行薯苗移栽,覆膜机与滴灌管道在田间穿梭作业,嫩绿秧苗沿着银色地膜整齐延伸,勾勒出春日田野的生机图景。

  “今年我们合作社流转的100亩土地全部采用机械化起垄、盖膜作业,地膜覆盖配合滴灌技术能节水30%。”万迈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万娃一边介绍,一边指导工人精准控制15厘米的株距。据悉,该基地重点推广红瑶、烟薯25、哈密薯等高端新品种,这些糖度高、纤维少的优质种苗可使红薯亩产实现新突破。

  作为传统农业大镇,汝阳县柏树镇今年通过土地流转整合2.7万亩薯田,构建起“合作社+农户”联营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获得保底收益,还能通过务工每天增收80元。在现代化红薯产业园,全自动清洗分拣线,可对红薯进行切片、制粉等深加工,预计每吨鲜薯可增值500元。

  据镇农业办主任袁会申介绍,通过三产融合,全镇红薯产业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带动村集体增收超200万元。眼下正值移栽关键期,农技人员全天候驻点指导,确保7月迎来第一茬丰收。这片浸润着科技与汗水的红土地,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薯”光。(王康回 张书敏)

百姓呼声·
精彩图片·汝阳
新闻排行
  • 设备进场!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刷新建设“进...
  • 雷阵雨!局部暴雨!洛阳市气象局发布重要天气报告
  • 洛阳火车站站台处能加装电梯吗?最新回应来了
  • 四至六类货车6折优惠!10月1日起洛阳这条高速费用下调
  • 降水天气将至 洛阳发布防范应对提示
  • 江凌到市信访局研判调度信访案件并接待群众来访
  • 江凌到偃师区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洛阳市民周末、国庆假期可办理身份证
  • 2800余人实现安居梦!东西霍屯安置房项目二期交付
  • 金秋开学季 从“新”出发时
  • 县区新闻排行
  • 汝阳县直中学:洁净校园迎开学
  • 支持山区教育!河南发恩德再次捐助爱心物资
  • 瀍河区残联开展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
  • 偃师区残联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
  • 西工区残联开展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 健康教育...
  • “预防伤害致残,共享健康生活”孟津区残联开展残...
  • 新安县残联开展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
  • 汝阳县残联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
  • 伊滨区残联开展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
  • 国花路社区健身中心建成投用
  • 诚邀通讯员 报道身边事
    县区频道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