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在万安山下一处山坳间,有数十块绿油油的麦田,附近还种有板蓝根、连翘等中药材,一条蜿蜒曲折的田间小径将各处连接起来。
这里位于伊滨区寇店镇水泉社区。去年,这里还是另外一番光景,山坡上、山沟里皆是撂荒地,田间道路布满荆棘,摩托车都进不去。
水泉社区位置偏僻,年轻人大量外流,老人无力耕种,导致土地撂了荒。如何改变现状,一度成为摆在社区“两委”面前的问题。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怀恩介绍,大家商议后决定,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发展乡村产业。
去年,看好农业发展前景的布晓伟决心投身农业,经朋友介绍,最终决定在水泉社区发展150亩种植基地。“这里地处山区,适宜发展中药材。起初我们也是想发展中药材种植。”布晓伟说。
然而,中药材种植前期投入大、见效慢,让布晓伟决定转变思路。“通过考察市场,我们决定种植100亩谷子、30亩板蓝根、20亩连翘,优化种植结构,降低前期创业风险。”他说。
今年年初,布晓伟等人在村里的配合下对荒地进行平整,并在坡地上修建了一条长约3公里、宽为2.5米的田间小道,方便大型农机田间作业。为方便后续灌溉,布晓伟又改建废弃水库并铺设管道,将2公里外的山泉水引至田间地头。
今年5月,他们结合耕地质量差异,在不同地块种植了首批谷子、板蓝根及连翘。
值得一提的是,谷子与眼前的小麦是轮作的。布晓伟介绍,每年10月收完谷子后,即可着手种植小麦,到来年6月小麦成熟后,又可以着手种植谷子,一年两茬,能有效增加收入。由于土壤肥沃,这里种植的谷子亩产超过500斤,且小米口感极佳,目前正在陆续销售,备受市场青睐。
地“忙”了,路通了,群众参与种植的积极性更高了。“我沟里的2亩地都租出去了,现在不光能拿到地租,还能通过在田间务工增加收入。”54岁居民蒋占红说。不光是他,村里还有老人参与到工作相对轻松的中药材初加工中,增加一份收入,务工人数最多时有20多人。
临走时,只见远处的挖掘机正在施工。“他们正在修路。来年,我打算对田间的核桃树、杏树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田间道路连通各地块,实现粮、药、果产业协同发展。”对未来,布晓伟充满信心。(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吕百营 通讯员 张晓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