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回应群众健康关切,新安人大认真落实“全民健康管理”联动监督工作要求,细化监督内容,提升监督质效。始终坚持“以群众健康为己任”,全力推动建成“镇村15分钟急救圈”,实施县、镇、村三级联动,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救治,增强了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回应群众健康关切,新安人大认真落实“全民健康管理”联动监督工作要求,细化监督内容,提升监督质效。始终坚持“以群众健康为己任”,全力推动建成“镇村15分钟急救圈”,实施县、镇、村三级联动,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救治,增强了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在具体工作中,聚焦“县域就诊率90%、基层就诊率65%”两项分级诊疗指标,推动学科和中心建设错位发展,从对百姓健康危害较大、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急症入手,紧紧抓住镇村两级急诊急救能力弱的痛点,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救治流程,畅通绿色通道,切实提高县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县级医共体依托总医院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建设,打造“县—镇—村”三级救治网络,构建三级在中心、二级在单元、一级在哨点的体系,在12家镇卫生院创建规范化“三大”救治单元,逐步使315个村医成为胸痛、卒中、创伤救治“吹哨人”。以实现“两个缩短,三个提升”为主战略,即:缩短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和首次医疗干预时间;镇村两级急诊急救服务能力提升、镇村两级医务人员自信心提升、基层患病群众获得感提升。
眼下,在洛阳市新安县,已有101个村卫生室通过验收成为卒中救治哨点,点亮了一星,已有51个村卫生室通过验收成为胸痛救治哨点,点亮了两星。这是新安县在努力建成“镇村15分钟急救圈”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乡村是基层急救的‘最初一公里’,也是最薄弱的一环。”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院长柳杨说,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县强、镇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医共体建设路径,以实现“两个缩短、三个提升”为主战略,即缩短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和首次医疗干预时间,提升镇村两级急诊急救服务能力、镇村两级医务人员自信心、基层患病群众获得感,基本实现了“总院(医共体总医院)接得好、镇级接得住、村级兜得牢、哨点织得密、基层能力强”的“五新”局面。
2024年1月3日,新安县北冶镇裴岭村东陈庄的村民杜晚子突发疾病,发病3分钟后,村医刘海子闻讯赶来,初步判断杜晚子患脑卒中,立即拨打了镇卫生院急诊科主任李小毛的电话。立即开始了争分夺秒的抢救,老人从到达镇卫生院急诊科大门到开始接受溶栓治疗只用了23分钟。新安县五头镇神堂村69岁的王大娘也在家门口获得了有效救治。今年初春的一天,王大娘突然感到腿木、脸麻,周身不适,村医黄宁波——这个在村级卫生室中少见的主治医师,迅速发动车辆,将王大娘送到五头镇中心卫生院。经CT检查,王大娘被确诊患脑梗死。医务人员迅速开通绿色通道,仅用时20多分钟,便将王大娘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如今,王大娘不仅能做家务、下地干活,还能在农闲时去洛阳带孙子。“神堂村距县城35分钟车程,距镇上10分钟车程。王大娘成功获救,与县医共体基层急诊急救服务能力提升密不可分,与‘镇村15分钟急救圈’发挥了作用密不可分。”五头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张东亮说。
2023年9月4日,新安县全面启动村级胸痛、卒中救治哨点建设,由县内胸痛、卒中救治单元牵头,对辖区内村卫生室村医进行培训、考核、宣教,由医共体总医院胸痛、卒中质控中心进行验收,全力推动村医成为“起步500米”的“吹哨人”,以早期识别患者,缩短胸痛、卒中、创伤患者的首次医疗干预时间。
截至目前,新安县已完成首批65个救治哨点建设验收工作,其中胸痛救治哨点33个、卒中救治哨点32个;“起步500米”的“吹哨人”超过200名。全县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在急性胸痛患者首次医疗接触10分钟内均能完成心电图检查,能在确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0分钟内给患者口服“心梗一包药”,能在确诊急性心梗30分钟内将患者转诊至能够进行再灌注治疗的上级医院。
今后,新安县将对村卫生室卒中、胸痛、创伤哨点创建实行亮星计划,即每创建成功一个便点亮一颗星,直至三星全部点亮。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全县村级救治哨点全覆盖,305个村卫生室全部上星。后续县卫健部门将利用多媒体向群众动态公布三星地图,让群众自主选择身边优质的哨点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