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偃师 | 孟津 | 新安 | 栾川 | 嵩县 | 汝阳 | 伊川 | 宜阳 | 洛宁 | 洛龙 | 西工 | 涧西 | 伊滨 | 老城 | 瀍河
嵩县城关镇叶岭村:丹参种植解锁增收致富“新密码”
您当前位置: 洛阳网 >> 县区频道 >> 嵩县 正文   通讯员:  2024年06月19日 09:28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丹参是咱嵩县‘六朵金花’之一,全国知名道地药材,前景好、不愁卖。”近日,在嵩县城关镇叶岭村乡里中心,面对围拢上来的百余名研学学子,主讲人叶岭村党支部书记董广聚的讲解,赢得阵阵掌声。

  随着研学讲解深入展开,董广聚的思绪也回到了三年前。地势连绵起伏、满眼山岭沟壑的自然条件,导致叶岭群众增收门路窄,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2021年年初,年富力强、在外经商的董广聚被“拽”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如何培育特色产业?董广聚和村委会一班人将致富目光锁定在丹参种植上。

  “豫地无闲草,嵩州多仙药。选择丹参,这与嵩县的大气候有关。”董广聚坦言。素有“天然药库”“中原药谷”之称的嵩县,重点培育了丹参、柴胡、皂刺、连翘、山茱萸、黄精“六朵金花”特色富民产业。

  “有政策支持,有资金扶持,有市场需求,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当年,叶岭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激励机制和利益链接机制,“借力”产业发展基金,打造高标准“千亩丹参种植基地”。

  “种植第一年,丹参的亩产量就达500公斤。与以往相比,每亩地增收2000多元。”董广聚说,群众“尝到甜头”,种植积极性被进一步激发。目前,叶岭丹参种植面积近3000亩,亩均纯收入近4000元。

  丹参,给叶岭开出了振兴“药方”。如何让特色产业“长红”可持续?经过充分调研,董广聚的思路愈发清晰:借助县城近郊、毗邻陆浑湖优势,充分挖掘丹参的文化价值,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延伸产业链。

  “农文旅融合实质上是一种主题旅游,核心是农业文化。”董广聚说。紧盯“文旅融合+康养+生态”乡村旅游新风口,增设丹参驿站、科普馆,开发丹参蜜、丹参茶、丹参炖鸡等,引进社会资本打造特色民宿……叶岭打出的产业发展“组合拳”,在一产接三产中融出了新业态,每年可实现效益300余万元,助力叶岭丹参花开得艳丽。

  送走依依不舍的研学学子,董广聚站在山顶丹参特色民宿基地,远眺漫山葱郁丹参喜上眉梢:“丹参正不断解锁致富增收‘新密码’,大家伙儿的日子定能节节高。”(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郭学锋 通讯员 王博)

百姓呼声·
精彩图片·嵩县
新闻排行
  • 洛阳发布重要天气报告:未来一周“高温+强对流”轮...
  • 洛阳市处非办:警惕向中老年群体销售“保健品”的...
  • 原洛阳考古博物馆现已更名为洛阳考古研学中心
  • 洛阳城市阳台下面的足球场是否收费?城投集团回复
  • 伊滨区孝文街道西棘针社区:小小鸽子蛋 致富大产业
  • 洛阳今日晴天间多云 最高气温38℃
  • 瀍河区:新业态劳动者有了“歇脚港湾”
  • 嵩县纸房镇马驹岭村:一位农民的欧李“盘活”之路
  • 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红色山村村民共读 文明乡风浸...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作8米剪纸长卷《黄河魂》
  • 县区新闻排行
  • 伊滨区光武街道:一张“红格智联”网 一本民生“暖...
  • “夏爽中原·老家河南” 夸夸咱的家乡美
  • 洛宁县凤翼镇余庄村:引进“恐龙蛋” 结出“致富果”
  • 涧西区青岛路一社区用精细化服务缓解居民生活难题
  • 油葵花开引客来 文旅赋能助增收【组图】
  • 汝阳县柏树镇柏树村:“小网格”托起“大幸福”
  • 手工香包“火出圈” 艾草飘香促振兴
  • 95后洛阳青年当起“鸡司令” 用“智慧蛋”敲开“共...
  • 暖心!大学生暑期进社区义拍 为居民留住时光里的笑容
  • 西工小街添新景【组图】
  • 诚邀通讯员 报道身边事
    县区频道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