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载匠心淬炼,一份坚守,一份光明。张永进以岁月为笔,汗水为墨,在能源事业中镌刻奋斗足迹。
剪影:二十二年匠心淬炼
清晨五点半的洛阳,天际刚泛起青白。华润电力洛阳公司59岁的张永进已经站在12米高的洛阳市大张物流园屋顶,晨风拂过他安全帽下的银发。脚下,近4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工程在晨曦中延展,支架导轨静待又一批柔性光伏组件的精准敷设。提前半小时到岗,这个习惯贯穿了他22年的华润生涯。
“老张,又抢在闹钟前上班?”施工队长熟络地和张师傅打着招呼。
“得赶在太阳毒起来前把南区的支架固定到位。”张永进抹了把额头的汗,从兜里掏出施工日志,指着几处标记说:“北区敷设的电缆槽盒、导轨夹具水平度还得再调整一下,导轨的水平度对后期的光伏板粘贴很重要,组件在敷设粘贴前一定要注意清理基面,涂胶量要符合技术规范,确保粘贴后的强度。”继而来到箱变基础施工区域“何工,基础的立柱垂直度、横梁的水平度校正后再进行高强度螺栓紧固,螺栓的扭矩逐个用扭矩扳手进行检验符合技术要求,箱变平台的焊缝不能出现虚焊,以保证箱变的荷载。”抬头看了看天色,马上又补充道:“今天温度还是高,提醒下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备足防暑药品,有任何不舒服就立马停止作业及时汇报,安全第一。”
“哎呀呀,知道了。一天嘱咐好几遍,放心张经理,保证高标准完成!”虽然嘴上嫌啰嗦,但是王队知道,正是老张近乎苛刻的要求,才让项目至今保持“零事故”纪录。作为华润“老兵”,今天只是张永进22年华润职业生涯的一个缩影。
足迹:从河洛大地到祁连风雪的技术沉淀
作为公司的早期员工,张永进亲历了区域发展的关键节点。那时候还在生产准备阶段,他每天最早到岗,最晚离开,别人下班后,他还在编写运行规程,绘制系统图。从设备调试到工艺改良,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渐成为技术骨干。2013年,时任洛阳项目发电部副部长的他带队进行多次调研,创新性攻克鞋料无害化掺烧、污泥无害化掺烧系统难题,解决当地政府头疼的环保问题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拿下公司“技术革新奖”,2014年更是荣膺“控股年度优秀员工”称号。
及至2021年,公司积极响应中西大区战略部署,开展支援甘青新能源开发活动。甘肃高寒缺氧,昼夜温差极大,许多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与未知挑战前踌躇不前。时年56岁的张永进第一个站了出来:“我是老同志,也是干部,有经验,让我带队!”高原凛冽的寒风如刀割,强烈的紫外线灼烧着皮肤,稀薄的空气令人头痛欲裂,但张永进的眼神却愈发深邃而坚毅,从此,无论是甘南高海拔、高严寒的旷野草原,还是祁连山白雪皑皑的冻土冰川,再或是河西走廊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滩,都刻下了他攻坚的足迹。
抉择:重返一线的匠心坚守
时间一晃到2023年,带着高原风霜的印记,张永进回到熟悉的洛阳故土,却并未如人所料“卸甲”,而是选择再次转身挺进个人事业的“荒芜区”,他接连担任洛阳公司宜阳大张食品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大张物流园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经理的重任。
七月流火,盛夏的洛阳如同一座巨大蒸笼。屋顶温度轻易突破60℃,钢梁与彩钢瓦屋面烫得无法触碰。张永进的安全帽下,汗水如溪流般蜿蜒淌过脖颈,浸透衣服,又在高温中迅速蒸发,留下一圈圈白色盐霜。一次巡查完毕,他摘下安全帽,汗水竟顺着帽沿淌下,滴在滚烫的彩钢瓦屋顶上,一眨眼就被高温烤干了,这是意志与烈日无声的搏斗!“这样不行!当体感温度超40℃,人员中暑、发生热射病的风险极大!”张永进果断召集各方商议,研讨决定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正午高温,改为早晚分段施工。同时配备防暑药品,安排专人巡查。“安全是命,进度是责,两者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嘈杂的施工现场,张永进的声音如金石铿锵。
烈日下,张永进审视每个环节,精确估算进度。面对技术难点,直接用碎石在水泥地上划出清晰草图,现场敲定方案。如何科学调度人手,协调各方资源,如何调整工程进度,乃至精细到每一颗螺丝钉的流转去向,他都做到眼中有尺、心中有数。这不仅是数十年一线工作的经验,更是华润匠心的独特展现。面对劝他休息的声音,他总是笑着说:“领一份工资尽一份责,人得有目标和追求不是,趁还有力气,再为大家探探路。”
深蓝色的光伏矩阵已在屋顶铺展,阳光下熠熠生辉。张永立足大张物流园最高处,仿佛看到电流即将奔涌汇入电网。这位将半生献给能源事业的老兵深知,彼时的光明,便是所有汗水与坚守最踏实的回响。
回首:一名华润“老兵”的匠心精神
随身记录本上有着张永进亲手写的标语:“建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育一批人才”这或许就是他22年华润职业生涯最朴实的信念。
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成片的光伏板上,折射出的不仅是清洁能源的希望之光,更映照着一个老华润人最纯粹的匠心。
二十二载匠心淬炼,一份坚守,一份光明。张永进以岁月为笔,汗水为墨,在能源事业中镌刻奋斗足迹。从技术骨干到高原攻坚,从创新突破到重返一线,他始终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他勇挑重担,对标一流,以“建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的信念,在解决环保难题、开拓新能源疆域中展现智慧担当。无论洛河晨曦还是祁连风雪,无论技术岗位还是管理前沿,他对安全、质量、事业的敬畏与热忱始终如一。这位华润“老兵”,用半生坚守诠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匠精神与“领一份工资尽一份责”的操守,在清洁能源的光明之路上坚定前行,为华润能源事业筑起熠熠生辉的匠心丰碑,推动绿色发展行稳致远。(通讯员 刘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