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是咱县‘六朵金花’之一,全国知名道地药材,前景好、不愁卖。”6月14日,在嵩县城关镇叶岭村乡里中心,面对开展研学的中小学生,主讲人洛阳市人大代表、叶岭村党支部书记董广聚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丹参是咱县‘六朵金花’之一,全国知名道地药材,前景好、不愁卖。”6月14日,在嵩县城关镇叶岭村乡里中心,面对开展研学的中小学生,主讲人洛阳市人大代表、叶岭村党支部书记董广聚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嵩县是河南野生丹参的主产地之一,所产丹参外皮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脱落,内黄白色,质地坚实,断面平整,略呈角质样,丹参酮含量是中国药典标准的3倍。近年来,叶岭村结合气候、土壤条件和群众种植习惯,齐心协力,打造高标准“千亩丹参种植基地”亩均纯收入近4000元。
并通过采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三金叠加”的发展模式,探索形成了“4321”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40%用于合作社后续发展、30%用于参与农户分红、20%留村集体经济、10%用于管理人员补助),村民们不仅可以拿到土地租金和日常打理土地的薪金,还能拿到产出收益的股金,一块土地三份钱,丹参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有政府扶持,有市场需求,还有群众支持”。“种植第一年,丹参的亩产量就达500公斤。与以往相比,每亩地增收达2000多元。”董广聚说群众“尝到甜头”,种植积极性被进一步激发。目前,叶岭丹参种植面积近3000亩,亩均纯收入近4000元。
丹参,给叶岭开出了振兴“药方”。如何让特色产业“长红”可持续?经过充分调研,董广聚的思路愈发清晰:借助县城近郊、毗邻陆浑湖优势,充分挖掘丹参的文化价值,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延伸产业价值链。
“农文旅融合实质上是一种主题旅游,核心是农业文化。”董广聚和村委一班人紧盯“文旅融合+康养+生态”乡村旅游新风口,增设丹参驿站、科普馆,开发丹参蜜、丹参茶、丹参炖鸡等特色餐饮,引进社会资本打造特色民宿……叶岭打出的产业发展“组合拳”,在一产接三产中融出了新业态,每年可实现效益300余万元,助力叶岭丹参花开得更艳丽。
“听民声、聚民智、惠民生”叶岭村坚定不移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成为推动乡村经济振兴发展的缩影。为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嵩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人大代表走嵩县”主题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县“中原药谷”建设进行调研、走访,汇民意、察民情,“一盘棋”谋划“全链条”监督,让凝聚民意的“金点子”,变成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久久为功,方能积厚成势。目前,嵩县发展皂角刺6.05万亩,约占全国总产量60%;丹参6.02万亩、柴胡6.05万亩、黄精1.15万亩、连翘18.59万亩、山茱萸15.47万亩,均占全国总产量的10%以上。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62.5万亩,超过50%的农户参与中药材行业,带动脱贫群众1.2万户。(李拓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