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了资产,拿了分红,‘三清两建’搞得不赖。”近日,在宜阳县高村镇北王村“三自”服务广场,刚刚领到清收资产所得分红资金的村民张随兆高兴地说。
“清了资产,拿了分红,‘三清两建’搞得不赖。”近日,在宜阳县高村镇北王村“三自”服务广场,刚刚领到清收资产所得分红资金的村民张随兆高兴地说。
北王村曾因村集体资产被侵占、个别村民胡搅蛮缠,长期得不到发展。今年以来,洛阳市一体推进“三清两建”工作常态化,北王村被认定为市级“三清两建”63个重点村之一,以清资产、清“村痞”、清矛盾“规定动作”打底,清人居环境、清歪风邪气,成立村级商贸公司,建强“三自”组织,民风正了,百姓乐了。
乡村治,百姓安,发展顺。自“三清两建”工作常态化开展以来,宜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盯重点、治乱点、建亮点,分类分批,清建并举,标本兼治,全面推动“三清两建”工作与基层矛盾化解、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乡村运营等有效融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紧盯重点 专班发力底数清
“三清两建”是乡村治理的有力抓手。宜阳县紧扣5个重点问题村,制订《2024年基层社会治理暨巩固提升“三清两建”成果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5个专项治理派驻工作组,工作组组长由分包乡镇县领导担任,压实责任。在进驻期间,领导小组针对各村的问题属性和实际情况,因势利导,适时调整人员配备。
宣传发动,提升氛围。该县通过召开动员会、张贴公示公告、广发一封信、设立举报箱、大喇叭广播、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征集线索,共发放一封信2.6万余份,张贴公告2700多张,制作悬挂宣传横幅1500多条,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摸清底数,明确目标。各乡镇(街道)根据前期摸查的问题线索底数,分类造册登记,上报县专班综合研判,确定重点问题村(社区)和一般问题村(社区)。其中,检举控告类、涉村两委信访突出,有可查度较高的“涉黑涉恶”案件线索或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高发,党组织软弱涣散,有以上情形之一的确定为重点问题村(社区),由县级集中治理;对“三清”工作基本到位,但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三自”组织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确定为一般问题村(社区),由乡级集中整改。
目前,该县第一批5个重点问题村和5个一般问题村集中整治在全县同步开展。
集中整治 清建并举步子稳
除了清收资产给老百姓分红,北王村还修通了沟南、沟北互连道路500多米,安装路灯120余盏,改造整修了“三自”服务广场,翻新后的村子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北王村改造村党群服务中心周边文体广场及其他公共区域,打造舒心长廊、暖心驿站、开心广场,集结能人、匠人、热心人“三类人”,让“三自”组织阵地常在、活动常有、人人常来。
“邻里间有误会,舒心长廊谈一谈;生活中有困难,暖心驿站问一问;闲暇时想健身,开心广场练一练。”如今成为北王村村民间特有的“默契”。
分批分类,清建结合。该县整合全县所有村(社区)资源,分为集中治理重点问题村(社区)、集中整改一般问题村(社区)等,针对问题性质、发展需求,强化对口行业把控指导,同时加强行业规范化指导培训及建章立制,统筹推进基层治理综合效能全面提升。
其中,聚焦重点难点堵点较集中的村(社区)先行整治,分批分类、压茬推进,质量为要,原则上2个月到3个月一批,由县专班组织治理验收,治理结束一个即验收一个,验收结果报市专班备案。一般问题村(社区)集中整改计划由各乡镇(街道)制订,由县专班指导组织验收,验收结果报县专班备案。在其他村(社区)全面发展上,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集体经济组织主体作用,以增加经营性收入为导向,培育一批专业村、特色村、示范村;推进“三自”组织与“五星”支部创建、乡(邻)里中心融合发展,提升“三自”组织效能。
统筹推进 以点带面路子宽
推进“三清两建”常态化开展,盘清“糊涂账”,肃清“问题人”,解开“疙瘩结”,百姓气顺了,干群心齐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水到渠成,迎来乡村气正人和、长治久安。
截至目前,该县共清收集体资金83.97余万元,清收固定资产282.01余万元,清收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林地281.3亩,废止合同10份,规范合同27份,依法打击“村痞”“村霸”5起6人,其中刑事拘留2人、治安拘留2人、批评教育2人,共排查矛盾纠纷419起,化解413起,化解率98.57%。
针对如何巩固“三清两建”成效,推进基层治理持续提质增效,宜阳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统筹推进‘三清两建’与‘三零’创建、‘五星’支部创建、乡里中心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等工作融合发展,构建防、清、管、治、建一体化推进的常态化工作格局,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创造性、能动性,凝聚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激发乡村振兴澎湃活力。” (麦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