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天上午,在瀍河区东关街道通巷社区邻里中心,80岁的吴团正坐在共享缝纫机前忙活着。
吴团在共享缝纫机前忙活
近日的一天上午,在瀍河区东关街道通巷社区邻里中心,80岁的吴团正坐在共享缝纫机前忙活着。只见她双手按压着纱布,双脚有节奏地踩着踏板,伴随着嗒嗒嗒的声响,不一会儿,一块白色布料的毛边就锁好了。
“这是社区托幼中心装饰帐篷的道具,买来时是毛边,为了防止长时间使用后布料开裂,他们喊我过来帮忙,给布料锁下边。”吴团说。
吴团十几岁时就学习使用缝纫机,至今仍经常用家里一台“40多岁”的缝纫机制作和修补衣物。前段时间,通巷社区邻里中心添置了一台缝纫机,吴团成了这里的常客,经常帮街坊邻居义务缝补衣物。
“现在会用缝纫机的人不多了,哪个邻居的裤子长了、衣服破了、拉链坏了,我能帮就帮,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吴团说。
在吴团的带领下,通巷社区有好几位老人掌握了缝纫机的使用技巧,大家经常互帮互助、交流经验,缝纫技巧也不断提升。如今,由吴团领头的通巷社区缝纫“奶奶团”已见雏形,今后将为更多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提供义务缝补服务。
通巷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居民们大多勤俭节约,日常缝补需求较大。为此,社区邻里中心的缝纫机供大家使用,一方面为辖区居民提供便利,另一方面让大伙儿睹物思情,回味过去的时光。因为使用缝纫机的居民不少是老年人,社区还专门配备了志愿者,辅助他们穿针引线。
“我们希望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和丰富活动,把更多辖区居民吸引到邻里中心,感受这里的温暖和贴心。”该负责人说,下一步,社区将继续结合居民需求,优化邻里中心服务功能,持续为居民幸福“加码”。(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嘉仪 通讯员 王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