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偃师 | 孟津 | 新安 | 栾川 | 嵩县 | 汝阳 | 伊川 | 宜阳 | 洛宁 | 洛龙 | 西工 | 涧西 | 伊滨 | 老城 | 瀍河
推动乡风民风变美!来看看偃师这位“民间考古学家”的“第二事业”
您当前位置: 洛阳网 >> 县区频道 >> 偃师 正文   通讯员:  2022年08月30日 09:44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郭振亚展示自己在陶器残片上发现的刻画符号

  “看到节目中的帅小伙儿扮演年轻时的我,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昨日上午,聊起前些天央视播出的《中国考古大会》二里头遗址专场节目,偃师区翟镇镇圪当头村村民郭振亚不好意思地笑了。该节目中的一段,用真人演绎的形式,还原了郭振亚当年“一锨下去,挖出二里头遗址首件青铜礼器”的事儿,让这位普通农民再次成了村里的明星。

  郭振亚今年71岁,1973年,他在田地里栽红薯苗时,无意间用铁锨挖出了一件青铜器。时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队队长的赵芝荃看过后确认,这件器物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首件青铜礼器。自此,郭振亚与二里头遗址结缘,通过自学成为一名“民间考古学家”,还和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队的多任队长成了好朋友。

  几十年来,郭振亚坚持义务传播华夏文明,并且乐此不疲。记者在郭振亚的书房里看到,近百件与二里头文化相关的石器、陶器、骨器等器物残片保存在柜子和各种盒子中,上面标记着发现时间、地点等信息。在郭振亚看来,这些器物残片件件都是二里头文化的见证,摸着他们,感觉在与3800年前的老祖先对话。

  其实,郭振亚不仅热衷于二里头文化的宣传与研究,还是圪当头村红白理事会的负责人。他把推广文明追思会当作自己的“第二事业”,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今,圪当头村每逢有人离世,办一场以“播放哀乐、宣读逝者生平事迹、鞠躬告别”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追思会已经常态化。

  “我写悼词,用的都是最平实的话,目的就是要把逝者的优良品质讲清楚,把子女的孝老爱亲说明白。我要在追思会上大声地把悼词念出来,让所有人都能听得清、有感悟,让好家风促进好乡风的形成。”郭振亚说。

  如今,在郭振亚的言传身教之下,他的妻子、儿女和孙辈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今年5月,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表彰结果出炉,郭振亚一家榜上有名,村里的乡亲们对此都非常认可:“老郭一家人,好着呢!”(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嘉仪 通讯员 王雷 段晓杰 文/图)

百姓呼声·
精彩图片·偃师
新闻排行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加快收尾【组图】
  • 洛阳市公交集团光伏电站项目加快推进【组图】
  • 涉及洛阳人房贷还款!公积金贷款利率全面下调
  • 汽车市场消费火热!洛阳汽车以旧换新带动消费超20亿元
  • “一步一景皆神都”国际传播主题采风活动在洛阳启动
  • 阵风9到10级!洛阳大风预警升级为黄色
  • “无理由退货”有了国家标准!洛阳专业人士为您解读
  • 法治护航母亲河!洛阳这场研讨会为黄河生态保护“...
  • 违规培训!存在安全隐患!洛阳市教育局曝光多家机构
  • 大风预警!洛阳局地阵风9级以上,昼夜温差较大注意...
  • 县区新闻排行
  • 速冲碳水快乐,“面包脑袋”集合了!
  • 国创动力电池配套产业园抢抓施工进度 保障项目建设...
  • 汝阳:穿越古今赏杜鹃 炎黄“现身”话文明
  • 栾川县柳坪村:有理大家评 矛盾“去无踪”
  • 瀍河区:科技引领机制赋能 “美丽产业”动能澎湃
  • 春末夏初 伊滨如画
  • 栾川县:和美乡村串珠成链
  • 洛阳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产业园:加快建设进度 打...
  • 河南发恩德开展“五一”慰问活动
  • 佛光发电:订单拉满 火力全开促交付
  • 诚邀通讯员 报道身边事
    县区频道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