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是隆冬节气,坐落在伏牛山北麓嵩县车村镇水磨村逶迤的山岭却处处洒满阳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虽然已是隆冬节气,坐落在伏牛山北麓嵩县车村镇水磨村逶迤的山岭却处处洒满阳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此刻,村委会议室里,村领导班子正在与远道而来的专家热烈讨论着乡村振兴规划;房前屋后,村民正在对收获的药材进行分拣包装;文化广场上,老人孩子正在健身休闲、嬉戏玩耍……
过去由于交通闭塞、耕地稀少,水磨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随着党的精准脱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实施,这里一改往昔贫穷落后的面貌,成功实现了整体脱贫的巨大嬗变!如今的水磨村,特色产业峥嵘初显,便民设施一应俱全,村容村貌换了妆颜……每当谈起这些变化,村民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为了我们村里百姓,张书记可没少费心,真是多亏了他呀。”
村民口中的张书记,就是市人防办派驻水磨村第一书记张生民。几年来,他以共产党员的执着坚守和责任担当,默默奉献着,为百姓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希望。
主动请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乡村振兴的开启之年。承上启下的压力,头绪繁多的工作,急需一位能够迎难而上的“硬汉”开展驻村工作。一时间,市人防办党组为了驻村第一书记的人选犯了难。得知这一信息,曾在部队担任军官多年的张生民第一时间找到市人防办领导报了名。
“每个人家里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虽然家庭也有困难,但请组织放心,我会做通家人的工作。”张生民铿锵的话语掷地有声。就这样,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驻村帮扶之路。此行,只有他一人。初来乍到,单枪匹马,没有助手,工作之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一切,张生民都考虑到了。对他来说,排遣寂寞最好的方式就是与村民打成一片,与村委班子打成一片,让工作来占据他的每一天。
驻村至今,已近两年。两年来,他心系贫困群众,以改善民生为己任,脚踏实地履职尽责,不仅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还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肯定和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
把脉问诊,找准致富振兴路子
精准脱贫,必须精准施策;精准施策,必须精准对接。要想掌握第一手资料,必须下足功夫,搞好调查研究。
“实情是掏心窝子掏出来的,不是在办公室里坐等来的”张生民如实说。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与村干部座谈交流,与老百姓促膝谈心。两年来,他走遍了水磨村的山山岭岭、沟沟坎坎,走遍了田间地头、农家小院……
通过走村串户与干部群众座谈交流,他全面了解了村子的产业发展情况、脱贫户的致贫原因等,并与他们共同探讨致富的路子,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就是这份真诚使他赢得了贫困户的信任,为他在村里顺利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低保脱贫户王升、五保户杨长明、贾金平等,不仅能把自己享受党的好政策情况“和盘托出”,还和他成了“忘年之交”。
水磨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旅游、民宿产业是百姓致富、村子发展的主要产业,多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一致处于低谷状态,为此张生民不分昼夜、不厌其烦地深入民间和村小组长、村民代表、村乡贤人士交流探讨,并鼓励广大群众积极谏言纳策,然后和村两委人员认真讨论研究,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通过10多次专题会议讨论论证,最终确定以水磨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专业运营公司的思路进行水磨村振兴建设,也就是乡村运营公司通过和水磨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把农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便股民进行水磨村运营。目前民宿、中药材种植及加工、红色文化村等产业综合规划正在进行中。
水磨村致富带头人崔跃辉返乡创业发展电商多年,原来以中药材山茱萸、黄精、天麻、猪苓和土产品黑核桃、柿子等销售为主,由于涉及面广、产品种植规模小等原因,年收入一致徘徊在10万元左右,带贫效果也不明显。得知此情况后,张生民主动和崔跃辉联系,一方面带其外出考察学习经验、了解市场行情,另一方面邀请农科专家实地考察产品种植基地,分析土壤、气候、种植等实况,经过数月的努力,通过认真研判论证,最后确定以黄精、天麻、猪苓为主要产品、其它土产品为辅助的种植销售思路。两年来黄精种植规模扩大至1100亩、天麻3000多窝,年销售额达80多万,带动贫困户226户,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
强基固本,狠抓党建凝聚合力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
张生民深知,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想让该村党组织强起来,必须狠抓党建工作。只有建强村支部班子,才能激发党员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真正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此,张生民从建机制、抓长效入手,着力加强该村基层组织建设。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说说心里话”活动,引导党员把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并针对党员提出的意见一一回复;每周一晚上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史党章党规以及上级有关乡村振兴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凝聚共识,提振士气。
水磨村曾是红二十五军、红三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发生过极为惨烈的战斗,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张生民组织党员干部,瞻仰红军长征纪念碑、聆听长征故事、重温入党誓词,以此激发党员干部传承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长征之路。
下接地气,真情服务赢得民心
在村里,他每天都会利用早饭前和晚饭后的时间走访入户,每到夜深人静时,结束走访的他便静下心来学习各级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在研究悟透各类政策后,他便帮助脱贫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业。同时,他还联系镇卫生院建立义诊队伍,不定期免费对全村贫困户进行健康体检、义务诊疗,让脱贫户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2021年汛期,嵩县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水磨村受灾严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他带领村干群“闻汛”而动,挨家挨户排查、疏浚水路、紧急排水,那几天他通宵达旦不合眼,饿了就啃几口方便面、喝几口白开水。
7月21日夜里凌晨,由于降雨量突增100毫升,水磨卧龙谷景区水库河水漫坝,水库下游住着60户村民。灾情就是命令,张生民迅速带领10名村干部和20名村民紧急赶到现场,60公分深的水顺着道路疾驰而下,此时张生民大声一吼:“大家不要惊慌,听指挥、跟我来!”一声令下,大家紧跟其后踏着起小腿根深的水,步履蹒跚地在水中打地桩、运沙袋、填石土、扎篱笆......溃坝口封堵完毕时已是7月22日凌晨4时,看到60户的村民生命财产保住了,张生民欣慰地笑了!
正是有了他和村干部的带头付出,才使得水磨村迅速走出灾情,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践行初心,心中有责解民之忧
民生无小事。村民反映的事情再小,一旦听说了,他就要去实地走一走、看一看,一起商量解决办法。
他常说“党的干部,就要时刻心里装着群众,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心头大事来干,这是咱的责任;千万不能一推了之,推掉了,就会伤了他们的心,也会失去群众对党的信任。”
从水磨村群众中了解到,张生民平日里喜欢揣上个小本本,随时在上面写写划划的。小本本上记录着群众的一系列问题:谁家的房子漏雨了,谁家的老人生病住院了……已办结的、正在办理的、有难处的等等,都一一作了标记。张生民说:“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提醒自己,要在有限的服务时间里,尽量为村民们多做些实事。”
困难户王拾宝一家3口人,因其妻王红娥患乳腺癌做手术且自付费用较大,王虹娥思想负担较重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户主王拾宝一筹莫展。张书记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到其家里与王红娥面对面苦口婆心交谈,首先了解病情病因以及治疗情况,然后以自己妻子同样经历为例,从现在发达的医学到如何配合治疗应有的心态及生活中如何康复保健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然后又向其宣讲了国家、省、市、县防致贫返贫政策........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4个小时,最后王红娥眼泪夺眶而出,感动地说:“张书记你放心吧,有党的好政策和你及村委的贴心帮助,我不会再有轻生的念头了,我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贾金贵说:“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张书记坚持用真心聆听百姓心声、用耐心服务百姓难处、用细心为百姓办事,值得村委班子学习。”
眼下,张生民正在与村干部一道为乡村振兴规划的事情奔波忙碌着,规划涉及产业、生态、文化等。一幅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铺展开来,水磨村的春天正在款款走来……
张生民,甘愿成为一个播撒春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