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洛阳市吉利区河阳街道的坡底社区(原孟县坡底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红色革命村。1930年,红色的种子就在这里播撒。当时不到200户的坡底村,先后有86名青年参加革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6名青年为国捐躯。
位于洛阳市吉利区河阳街道的坡底社区(原孟县坡底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红色革命村。1930年,红色的种子就在这里播撒。当时不到200户的坡底村,先后有86名青年参加革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6名青年为国捐躯。
播撒红色种子
在坡底社区,那段峥嵘岁月,几乎人人知晓。57岁的坡底社区党支部组织委员李占堂说:“坡底地下党小组建立于1936年,但从1930年开始,红色的种子就在这里播撒。”
1930年,村里在孟县师范就读的李炎、李毅、许克明,受到学校地下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他们暗地里阅读鲁迅的《呐喊》、高尔基的《母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等,接受新思想。
同年,已经加入共产党的进步青年李万兴回村探望父母,借此机会,他把一张红军布告偷偷贴到了坡底学校(李家祠堂)的黑板上,希望能够唤醒民众。后来,这张布告成为坡底地下党组织的重要宣讲教材。
1932年,淞沪停战协议签订,引发国人愤慨。孟县师范地下党组织发起学生游行,反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李炎、李毅、许克明均参加。学生游行后遭到孟县国民政府镇压,部分学生被开除。在这样的情况下,孟县师范被迫停课,学生放假。
李占堂说,1933年李炎到开封继续读书,李毅、许克明满怀报国之情徒步到沁阳寻找地下党组织。其中,许克明被组织安排参加工作,李毅被介绍到沁阳师范就读。后来,三人陆续加入共产党,并返回坡底学校开展工作。
1936年7月10日这天,坡底的地下党小组在学校秘密成立,李炎任组长,成员有李毅、许克明等,共有4名党员。
铸就红色革命村
党小组成立后,他们以坡底学校为据点,宣传党的主张,组织群众,开展党的工作。为扩大生源,学校规定学生上学可免交书费和学费,甚至连上夜自习的油灯费也由学校支出。
经过发展,1937年7月5日深夜,坡底党小组在原基础上成立党支部,李炎为党支部书记,党员达到6人。到了1938年,坡底党支部已发展至23人,一度成为孟县地下党组织的活动中心。
坡底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传程说:“听老辈人说,当时党组织还在学校办起了农民夜校班,教村民认字读书,在革命宣传动员工作中,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进行全面抗战,抗日根据地急需青年人才。坡底地下党组织先后几批从青年学生中选拔人才,并将其护送到延安等地。《坡底村志》记录,当时不到200户的村庄,先后有86名青年参加革命,平均每2户就有一名八路军战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6名青年为国捐躯。
李传程感慨地说:“原沁阳中心县委、原孟县县委称我们坡底为‘革命村’,称坡底学校为‘红色学校’,这是先辈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荣誉。那段岁月已经远去,但那些人一直在我们的心中。”
传承红色基因
在《坡底村志》中,有一节专门介绍坡底英勇就义的烈士,坡底党组织早期领导人李炎就是其中一位。
李炎唯一的女儿李竹溪今年已经81岁。她说:“我是1940年9月出生的,父亲当年7月被调往抗日前线,此后再无音信。”直到1956年,政府给李竹溪和母亲送去一张革命烈属证,李竹溪才知道,原来父亲在1943年时已经牺牲。
李竹溪啜泣着说:“小时候总觉得没有父亲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说不定哪天他就回来了。没想到,我一辈子不仅没见过父亲一面,甚至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原来,李炎在出发前,为避免连累家人,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都焚烧了,就连藏在木窗里的照片也没放过。李竹溪说:“听母亲说,父亲走之前就交代她,做共产党的家属,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母亲等了他一生,而我也只能在母亲的描述中,想象他的样子。”
李竹溪说,支撑她走下来的,是当时孟县县委书记告知她父亲牺牲时,说的一句话“别哭,你是党的女儿!”
后来,李竹溪结婚生子,四个孩子分别叫继红、继勇、继延、继芳。虽然已经81岁,她还经常给坡底村的党员上党课,给孩子们讲述当年的故事。她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是党的女儿,要把红色基因继续传承下去,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洛报融媒记者 郭飞飞 通讯员 张连生 姜彩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