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贯穿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下古村、吕村和铁炉村的乡村道路两旁,表皮光滑、黄色圆润的“孟津酥梨”已摆上了临路的果园门口,各外吸睛,吸引不少游客停车购买或走进硕果累累的梨园,体验采摘的乐趣。
9月26日,在贯穿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下古村、吕村和铁炉村的乡村道路两旁,表皮光滑、黄色圆润的“孟津酥梨”已摆上了临路的果园门口,各外吸睛,吸引不少游客停车购买或走进硕果累累的梨园,体验采摘的乐趣。
走进“孟津酥梨”核心产区铁炉村果农徐翠玲的梨园,硕大的黄酥梨挂满枝头,个头一个比一个大,整个果园梨香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徐翠玲和家人正忙着采摘满树的成熟梨,并将一框框采摘下来的酥梨运到家中,然后细分装箱准备销往果品市场。梨园深处游客们穿梭于硕果累累的梨树间,采摘自己心仪的酥梨果实。
“今年的梨树挂果稠、个头大而且大小均匀,预计每亩地的产量可突破6000斤以上。你看这些酥梨,个头规整果型好,口感脆甜耐储运,吸引来大批客商云集和游客前来休闲采摘者。”徐翠玲的话里透着喜悦。
会盟镇是“孟津酥梨”的主产区,培育的酥梨因其皮薄质细、酸甜适度、清脆可口而久负盛名,曾为历代“皇家贡品”。为把这一传统名牌产品做强做大,该镇积极融合“经济+农旅+文旅”的发展新模式,推进传统名产“孟津酥梨”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延伸,打造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和远近闻名的知名农业品牌,全镇酥梨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亩以上,先后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
一颗“孟津梨”激活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经过多年的发展,孟津梨种植规模不断壮大,产品逐渐多元化,种植区域已由原来的铁炉村,沿路东西扩展到下古、李庄、吕村、双槐等多个村,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几千亩,迅猛扩大到1.2万亩,已培育出早丑蜜、红酥宝、马蹄酥、黄金梨等早、中、晚熟新品种30多个,不仅丰富了“孟津酥梨”的种类,拉长了“孟津酥梨”的生产周期,而且形成万亩梨园、村园相套、相融共生的局面。
“孟津梨”不仅是孟津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名””优““特”产业的领跑者,还成为孟津叩开大市场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孟津区持续深入实施农业”名特优“战略,大力发展以”孟津梨“为主导的林果产业,不断在优品种、提品质、强品牌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和拉长产业链,延伸梨区上下游产业,开展梨品、梨膏、梨汁等深加工,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小小一颗梨裂变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金果子”。(郑占波 李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