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租没着落,承租人也联系不上,这八九十亩地可咋办?”平乐镇新庄村村民因租地种树纠纷陷入焦虑,土地闲置、收益悬空的难题,成了大家心头的“揪心事”。
“地租没着落,承租人也联系不上,这八九十亩地可咋办?”近日,平乐镇新庄村村民因租地种树纠纷陷入焦虑,土地闲置、收益悬空的难题,成了大家心头的“揪心事”。而这一难题的顺利化解,正是孟津区平乐镇新庄村以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缩影。
群众有诉求,支部快响应。新庄村两委得知村民困境后,第一时间将其列为“民生头等事”,组建由党员干部牵头的工作专班。没有坐在办公室里拍板,而是沉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群众家中与村民算“收益账”,围绕“通过法律程序追讨地租”“推动土地还耕恢复种植”等方向反复研讨。每一个方案的制定,都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每一次意见征集,都力求让群众的声音被听见、被重视,真正做到“群众的难题,就是支部的考题”。
不推诿、不拖延,以实干换民心。平乐镇新庄村“两委”用直面问题的担当,把“烦心事”办成“舒心事”,不仅妥善解决了租地纠纷,更让村民感受到党组织“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可靠。这一实践也成为当地基层治理的鲜活样本——以党建为“红色引擎”,让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把治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需要的地方,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主心骨”,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凝聚乡村发展合力注入了强劲动力。(邢燕洁 夏会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