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伊滨区寇店镇农禾源智慧生态养虾示范基地的标苗棚内一片繁忙。技术工人们穿梭其中,紧张有序地开展南美白对虾分苗工作。
近日,在位于伊滨区寇店镇农禾源智慧生态养虾示范基地的标苗棚内一片繁忙。技术工人们穿梭其中,紧张有序地开展南美白对虾分苗工作。
此次分苗的是基地投放的第三批虾苗,在标苗棚(母棚)被精心照料20多天的“虾宝宝”,即将搬至养殖棚(子棚)继续成长。
据悉,本次分苗的虾苗约200万尾,分布在16个池子。依据科学养殖规划,每4个池子的虾苗会被分到11个养殖池进行分苗喂养。半个月后,这11个养殖池的虾还会再次分苗至22个池子,进一步优化养殖密度,为虾的生长创造更有利条件。
为保障分苗工作科学顺利进行,养虾池(子棚)需提前4天完成消杀,调节好池水盐度并加入藻种培养,同时将养殖池水的pH、总碱度、总硬度等指标调节到适宜范围,温度保持和标苗棚(母棚)一致,待子棚水质指标稳定正常、温度与母棚相近后,还要进行养虾测试,确认虾苗能在这样的环境健康生长,才正式开始分苗。
“技术人员会根据标苗密度,精确计算每池放苗数量和重量。虾苗入池后,保证充足饵料投喂,并且每天定期监测水体指标,为虾苗营造优质生活环境。”基地负责人介绍,“这批虾预计4月底上市销售,销售周期大概30天。”
分苗现场,技术工人先把母棚内的水抽出至40cm以下,操作人员穿着下水裤,用抄网从池塘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捕虾,然后用带多孔的泡沫箱盛装,称重后用盖子遮盖避光,迅速转移到养殖池中。
“今年,我们计划新建4个10米×10米的养殖棚,每个棚内有标准的14个养殖池。顺利的话,新养殖棚的第一批虾有望中秋节上市。”该基地负责人表示,基地还打算建立钓虾基地,融合农业养殖与旅游休闲,发展农文旅产业,为伊滨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