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个区域的软实力,更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土壤,是吸引企业聚集的平台。今年以来,新安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年度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关心关切、聚焦营商环境省评指标、聚焦企业满意度提升,采取县乡两级人大开展“全流程、全周期、全链条”联动监督方式,有效助力全县政务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优化,为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展现了人大担当、贡献了人大力量。
营商环境是一个区域的软实力,更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土壤,是吸引企业聚集的平台。今年以来,新安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年度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关心关切、聚焦营商环境省评指标、聚焦企业满意度提升,采取县乡两级人大开展“全流程、全周期、全链条”联动监督方式,有效助力全县政务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优化,为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展现了人大担当、贡献了人大力量。
强化“三个聚焦”,有的放矢精准监督
聚焦省委、市委、县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点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持续性、针对性监督,不断提升监督工作的实效性。一是聚焦重点事项强化监督。重点围绕“两条例”贯彻执行情况、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进情况、行政审批制度系统重塑情况、营商环境评价问题整改情况、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关切问题解决情况等方面开展专门监督,进一步拓展人大监督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二是聚焦关键部门强化监督。根据近年来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综合考虑市场主体、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确定城市管理局、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民营经济发展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5个组成部门为重点监督对象,督促有关部门持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认真做好自查自纠、问题整改反馈等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三是聚焦群众期盼强化监督。7月份在县级主要媒体和“新安人大”微信公众号发布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公告,同时在被监督部门设立营商环境代表流动工作站,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意见箱,广泛开展征求意见建议工作,打通民意民情吸纳通道,推动百姓呼声落深落实。
构建“一盘棋”格局,县乡联动合力监督
坚持全县上下“一盘棋”,通过上下贯通、协同发力、统一步伐,统筹协调全县优化营商环境一体化监督,着力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上热下冷、各自为政的问题,最大限度激发人大监督整体效能,确保营商环境监督工作能在各乡镇落地见效。一是县乡联动全面部署。年中,新安县人大常委会对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作出具体部署,组织被监督单位以及各镇人大主席团进行专题动员,研究制定联动监督方案,对联动监督的方法步骤、意见收集、结果运用等各环节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确保县乡两级人大能够坚持“一个方案、一套流程”开展联动监督。二是部门监督全时跟踪。着力加强对被监督部门的监督整改工作的全时跟踪,动员被监督部门研究制定迎评工作方案,突出自身自查自纠、问题化解整改、整改机制建立等方面开展,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反馈问题、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对被监督部门各阶段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在县乡两级人大联合调研、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县人大常委会听取被监督部门的整改工作汇报,并综合联动监督和会议审议收到的意见建议,形成审议意见及时交办“一府两院”研究办理。三是四级代表全程参与。组织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全流程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各镇人大主席团对部分辖区内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开展问卷调查,邀请四级代表进驻代表联络站倾听民情民意,分领域、分行业召开座谈会,收集代表、企业、群众等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结合开展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为洛阳增光·人大代表走洛阳、代表接待日的等特色活动,组织动员四级人大代表参加视察调研100余人次,走访企业80余家,收集意见建议54条、座谈研讨10余次。
创新监督方式,动真碰硬刚性监督
创新采取上下联动调研走访、广泛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收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及针对性意见建议,不断强化监督刚性,延伸监督触角。一是上下联动开展调研。县级人大同镇级人大既联合调研,又分级开展,通过实地调查、一线走访、座谈暗访等方式深入调研。全县11个乡镇人大主席团分别组织“代表群众面对面”行动,通过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提出建议,收集化解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相关问题10余条,提升政府部门服务效能的意见建议85条。二是“请进来+走出去”结合开展调查。组织各镇人大主席团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网上征集、意见箱收集等调查方式,共向市场主体、企业人大代表和普通群众发放问卷150余份,收集相关问题和意见建议100余条,整理后形成问题台账向被监督部门反映问题30余条,全部列入整改清单中。邀请各级人大代表进入代表联络站、代表流动工作站等地开展意见收集,最终将调查结果一并梳理汇总纳入审议意见,及时反馈有关部门。三是动真碰硬开展满意度测评。听取县人民政府及被监督部门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整改情况报告,针对被监督部门的整改情况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形成涵盖视察调研、听取审议、整改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对测评不满意的部门,将延长监督时间,加大监督力度,三个月后继续听取该部门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切实督促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补短板、强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