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偃师 | 孟津 | 新安 | 栾川 | 嵩县 | 汝阳 | 伊川 | 宜阳 | 洛宁 | 洛龙 | 西工 | 涧西 | 伊滨 | 老城 | 瀍河
非遗进社区 文化共传承
您当前位置: 洛阳网 >> 县区频道 >> 伊滨 >> 正文   通讯员: 张若含  2024年05月06日 10:23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非遗进社区体现了政府主导下非遗保护主体多元化的特点。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扎根民间,回归生活,助力传承非遗,可以让群众亲身参与进来,以实践来领悟中国传统技艺智慧,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伊滨区木质烙画非遗传承人高滨滨建立的瓷木坊艺术品工作室秉承非遗进社区,助力人才培养及文化振兴的思想,通过体验、互动、教学等创新方式,将非遗融入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活态”传承的效果。

  瓷木坊艺术品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得到了伊滨区、街道和社区的大力支持。瓷木坊先后在孝文街道康庄社区邻里中心、云星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工作室,为社区文化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体验,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可以让居民掌握学习到一项技能,提升文化素养。

  瓷木坊艺术品工作室负责人高滨滨先后在社区开展公益性的儿童兴趣培养课,烙画体验和手工课堂,积累了丰富的授课经验。2023年冬,高滨滨同社区及志愿者团队共同研究出“公益烙画培训”系统教育课程。经过多期的培训课,学员们掌握一定基础后,“社区非遗进生活”的技能培训项目正式立项。由瓷木坊负责对社区学员进行技能培训,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场地管理,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员召集,学员们不单单来体验和感受,更是让大家参与进来,从非遗传承的门外汉到成为通过技能创收的手艺人。

  通过6个月的努力,瓷木坊艺术品工作室于今年4月初,成功设计出一系列文创产品。目前,从十几元的木质工艺品到上千元的定制产品走向市场,这不仅让社区学员有了实际收益,还为伊滨文创产品发展、擦亮伊滨品牌贡献出了非遗力量。“以社区邻里中心为载体,让群众从感受非遗文化,到成为其中一员,并获得收益,让传统文化得以发展流传是我的梦想。”高滨滨说。

  据了解,将非遗工作室设立在社区,是将非遗项目融入全区民生工程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探索,是推动非遗与文旅相融合、与高质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融合的生动实践,将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盼、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文化自信。

百姓呼声·
精彩图片·伊滨
新闻排行
  • 洛阳两家企业上榜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 洛阳:紧盯难点堵点精准发问 督促克难攻坚造福于民
  • 老城区推出“汉服促消费六大优惠措施”
  • 快讯!洛阳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开幕
  • 加强地下管网改造!洛阳将实施城市风险化解攻坚工程
  • 甜蜜七夕!洛阳1300对新人喜领结婚证
  • 赵保大众图书馆 精神食粮传薪火
  • 豫西老太婆剧团 烽火年代“唱”救亡
  • 快讯!安颖芳当选新一届洛阳市总工会主席
  • 市委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2025年第四次会议召开
  • 县区新闻排行
  • 汝阳县直中学:洁净校园迎开学
  • 支持山区教育!河南发恩德再次捐助爱心物资
  • 瀍河区残联开展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
  • 燃动伊滨!河南省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洛阳伊滨赛区...
  • 偃师区残联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
  • 西工区残联开展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 健康教育...
  • 新安县残联开展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
  • “预防伤害致残,共享健康生活”孟津区残联开展残...
  • 汝阳县残联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
  • 伊滨区残联开展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
  • 诚邀通讯员 报道身边事
    县区频道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