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位于伏牛山腹地的栾川县陶湾镇协心村满目苍翠,小河在山间“唱”着欢歌,蝉在密林间叫得热闹,或古朴或典雅的民宿错落分布。漂流、骑行、越野、登山、露营……多样化的选择,让这里成为绝佳的乡村旅居地。
特色足球赛
眼下,位于伏牛山腹地的栾川县陶湾镇协心村满目苍翠,小河在山间“唱”着欢歌,蝉在密林间叫得热闹,或古朴或典雅的民宿错落分布。漂流、骑行、越野、登山、露营……多样化的选择,让这里成为绝佳的乡村旅居地。
乡村慢生活 富了众乡亲
在协心村一帆农家民宿,50岁的村民周海朝正忙着莳花弄草。他说:“现在人们旅游住宿,可不是光看房间环境,小院里也得收拾得利利索索的。”
如今,周海朝的民宿有12间客房,旺季一天就能收入近3000元。放在2016年经营之初,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
2015年,河南省政府研究室开始定点帮扶协心村,首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就明确,帮扶必须着眼全村经济整体发展、长远发展,打造符合实际和市场前景的特色主导产业。协心村森林覆盖率超90%,负氧离子含量高,守着绿水青山发展乡村旅游最合适不过。
协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景甫说,2016年,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村里请来专业机构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近年来,协心村依托独特的自然风貌,在4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支持下,先后建成30公里长的国家级登山步道、10公里长的山地自行车道、露营基地、足球场等设施,并将村容村貌进行整体提升,让游客惬意享受乡村慢生活。
如今,协心村精品民宿、家庭宾馆已经发展到63家,有床位近2000张,游客接待、旅游产品加工销售等相关行业从业人员300余名。越来越多像周海朝一样的村民端上了“致富碗”,吃上了“旅游饭”。
游客体验漂流
引入运营理念 抱团连片发展
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产业,而产业的植入和赋能离不开运营。协心村之前的发展思路是整村运营,现在则是与周边村落抱团连片发展。
从位于协心村的栾川大峡谷漂流下码头溯流而上,沿线依次是红庙村、西沟村、唐家庄村。目前,陶湾镇正在对这4个村进行整体运营,通过平台搭建、资源整合,打造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陶湾镇相关负责人说,乡村运营不只是简单地开发旅游资源,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业态规划,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游览体验,确保可持续运营。
王景甫说:“我们这4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联合运营后涵盖漂流、骑行、越野、登山、露营、民宿集群、写生、美食、酒坊、培训十大业态,大家业态互补、资源共享,可以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在民宿集群建设方面,协心村等4个村着重差异化发展,突出集约型、共享性、多元化,以山水风光为底,以主题民宿为核,以接待共享为辅,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产品和高端体验。
协心村静水山居民宿引入露营天幕、咖啡厅、餐吧、垂钓池塘等配套设施,主打亲子游,近期客房入住率每天都在95%以上。位于红庙村的元居自在民宿引入扎染、剪纸、刺绣等非遗元素,让住宿变得“好玩又好学”。协心村云天荷居民宿在传统民宿的基础上,正在建设景观小品、健身房、乡村大食堂等设施,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多样化服务。
静水山居民宿负责人党义坤说:“民宿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抱团发展,才能实现共赢。”
协心村
成立联合党委 实现资源“联姻”
此前,陶湾镇的民宿之间存在低价恶性竞争,不仅服务质量无法保证,而且不利于整体产业发展。从恶性竞争到抱团发展,基层党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陶湾镇指导上述4个村在保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村民自治主体不变、集体资产产权不变和财务独立管理的前提下,成立了伊源康养谷联合党委,下设产业发展、“三变”改革、民宿集群3个党支部。
在联合党委的统一协调下,4个村迅速实现资源“联姻”,一举打破以往产业孤立松散的运营壁垒,带动乡村旅游整体服务水平提升,为全镇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当前,伊源康养谷联合党委正朝着“打造国内知名的无门票、开放式乡村旅游区”目标,围绕十大业态,推动丰富的自然资源向经济动能转化。
发展的思路越清晰,土地的“磁场”就越强。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当地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纷纷推出旅游新项目、开发旅游新产品。
陶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运营不能只靠文旅,还要挖潜和丰富当地的主导产业。该镇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党组织联建模式,推动组织“链条”与产业“链条”有机衔接,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郭飞飞 实习生 李昊远 通讯员 孙杨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