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国今年65岁,身体残疾,平时由老伴儿照顾起居。今年,因女儿外出打工,他老伴儿便在镇上租了一间房子接送外孙上学。他住不惯镇上的房子,也放心不下家里养的十几只鸡,就决定留在村里。
近日,冬日的阳光洒在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元古洞村,村民赵建国坐在院里水池旁,边洗菜边哼着歌……
“看着不起眼,但解决了我的大难题。”赵建国说。他这么高兴,跟眼前的新水池有关。
赵建国今年65岁,身体残疾,平时由老伴儿照顾起居。今年,因女儿外出打工,他老伴儿便在镇上租了一间房子接送外孙上学。他住不惯镇上的房子,也放心不下家里养的十几只鸡,就决定留在村里。
前不久,新安县委宣传部帮扶队员来元古洞村走访,见赵建国院子角落立着一个孤零零的水龙头,“伯,你这水龙头咋安得这么低,而且还没有水池,您行动不方便,咋用水呢?”
“也想过弄个水池,可俺腿脚不方便弄不成,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凑合用!”赵建国说。
帮扶队员一听,当即把情况发到了帮扶群里,元古洞村党支部书记陈占涛随即回复:“收到,尽快解决!”
当天,陈占涛就到赵建国家测量尺寸,后来发现店铺卖的水池尺寸不合适,决定为他砌一个。不到两天,一个水池就在赵家“上岗”了。
“这事儿让俺心里暖烘烘的。”赵建国笑着说。(记者 赵硕 李鹏 通讯员 郭建立 高月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