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那么严重的大石头沟,现在既能栽树又能种麦,以前真不敢想……”在伊川县万安山露天矿山环境生态修复项目现场,彭婆镇穆洼村村干部孟灿伟高兴地说。
项目一角修复前(下)、修复后(上)对比
“破坏那么严重的大石头沟,现在既能栽树又能种麦,以前真不敢想……”在伊川县万安山露天矿山环境生态修复项目现场,彭婆镇穆洼村村干部孟灿伟高兴地说。
老孟说的大石头沟,是位于伊川县北部郑少洛高速沿线的一个露天矿山环境生态修复项目。该项目紧邻万安山山顶公园景区,昔日的大石头坑,如今大量地貌景观和生态植被得到治理修复。
植树增绿
与中岳嵩山遥遥相对的万安山,位于伊滨区与伊川县交界处。多年前,由于万安山采石场以露天开采为主,对周围的土地、水文、植被和大气影响较大,引发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采石场及渣堆堆放范围内的山体,矿坑连片、矿渣遍布,在勘查区内形成高度达90米、坡度为70度至90度的高陡边坡,加上表层岩石开采时受到爆破破坏,岩石松动,在降雨时极易发生崩塌。
治理后植被恢复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7年伊川县人民政府对该项目进行了申报,之后得到立项、设计、批复,获省级补助资金1400万元,伊川县配套资金2800万元,总投资4000多万元用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治理前矿坑连片
经过连续施工治理,因矿山开采破坏的地貌景观得到修复,恢复耕地247亩,恢复草地50亩,恢复林地25亩,经济效益显著。同时,该项目的实施,恢复地貌景观和生态植被0.89平方公里,使郑少洛高速沿线及范仲淹墓景区可视范围内景观得到恢复,改善了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
“该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对矿山地质环境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矿山开采环境破坏问题,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负责该项目的伊川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周中强 苗灿民 杨露)(本组图片由周中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