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偃师 | 孟津 | 新安 | 栾川 | 嵩县 | 汝阳 | 伊川 | 宜阳 | 洛宁 | 洛龙 | 西工 | 涧西 | 伊滨 | 老城 | 瀍河
沟域里,辟出一片新天地
您当前位置: 洛阳网 >> 县区频道 >> 宜阳 正文   通讯员:  2020年04月23日 08:50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春天的河洛乡村,五彩斑斓,美景如画——

  在宜阳县香鹿山镇,空气中带着“麻麻”的味道,沟岭之间是中原最大的花椒基地,面积5.5万亩延绵21公里;在新安县磁五仓公路沿线,7万多亩的樱桃谷,处处是甜甜的果子、甜甜的笑容;在栾川拨云岭,中午时分空气中萦绕着手擀面的香味,一大碗下肚,游客感慨,“这就是‘妈妈的味道’‘乡愁的味道’”……其实,这味道也是幸福的味道,小康的味道。

  洛阳地处豫西,跨黄河中游两岸,“五山四岭一分川”的沟沟坎坎,曾是脱贫攻坚的难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山区沟域里,特色产业替代了传统种植,绿水青山替代了荒山荒滩,特色小镇替代了贫困山村。

  从贫穷困苦到孕育希望,大山之变源自洛阳探索创新并成功实践了豫西山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沟域经济。

  解放思想,跳出沟域看沟域

  春到伏牛山,伊河源头流水潺潺,夹岸山峦新绿遍染,白墙黛瓦的农家宾馆沿沟而建,一路走,一路看,真有陶渊明笔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感觉。

  前几年,这条20公里长的“龙须沟”连起一串贫困村,群众生活十分困顿。伊河源头并没有龙头景区,这些年能够发展起来,得益于另辟蹊径选准了沟域生态康养的新路子。

  放眼河洛大地1.5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版图,山区和丘陵面积约占市域总面积的86.2%,长度1公里以上的山沟有1.6万条,覆盖60%乡镇和20%贫困人口。如果不找到山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小康梦也就无从谈起。

  对此,市委书记李亚审时度势、把握规律,提出运用辩证思维,因地制宜发展沟域经济,以沟域支撑流域,化资源禀赋为发展动能,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跳出沟域看沟域,思路一转天地宽。辩证来看,丘陵山区具有日照时间长、水资源丰富、立体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优势,同时,沟沟坎坎、山山水水,正是浓浓乡愁所在、文化根脉所在、良好生态所在,都是发展特色扶贫产业的独特资源禀赋。

  这些年,我市把发展沟域经济作为产业扶贫重要抓手,统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已接续打造33个“沟谷文旅业、半坡林果业、山顶生态林”全景式沟域经济示范带,实现年产值23.5亿元,辐射带动8.6万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如今,沟域经济的理念创新,为山区发展“弯道超车”创造了重大机遇,成为豫西乃至中原大地产业扶贫的“点睛之笔”。

  产业变革,特色沟域富乡邻

  发展沟域经济,关键在产业变革,核心在“调”“融”二字。

  近年,我市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场深刻变革,以沟域经济为抓手,以产业扶贫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经过实践探索,各地涌现出特色农业主导型、龙头景区带动型、民俗文化融合型、生态旅游康养型等丰富的发展模式,“一沟一产业、一域一特色”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据统计,全市沟域内已种植优质水果87.9万亩、中药材88.3万亩,养殖优质草畜220万头、蜜蜂12.4万箱,带动休闲采摘、富硒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风生水起。

  走出“靠山吃山”的老路,沟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绿色生态。

  当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离不开一条条沟域的生态支撑。守住沟域的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最好的资源。置身黄河神仙湾沟域经济示范带,登高望远,黄河景色一览无余,在一道道荒坡改造的梯田里,4000亩果树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些年,在沟域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我市一以贯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完成造林174万亩,治理河道278公里,让绿水青山、悠悠乡愁带动沟域整体升值。

  沟域经济,也是河洛乡土文化传统的载体。

  洛阳每一寸土地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河洛乡村不仅孕育了“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还散落着数不尽的非遗项目、历史遗存、传统村落。在宜阳赵老屯,在嵩县德亭天池小镇,在栾川大王庙河南大学办学旧址,置身其中,触摸老物件、追忆旧时光,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淳朴的乡土风貌,更是沁人心脾的灵魂故乡。

  当下,调优结构、融活业态,守护生态、传承文化,一个个立体丰满的沟域经济示范带,已然展现出蓬勃发展活力,并通过完善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鼓起了贫困群众和集体经济的“钱袋子”。

  提质扩面,决胜脱贫收官战

  “过去,最缺的是什么?”

  “年轻人。”

  “现在呢?”

  “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年轻人。”

  嵩县三合村是伏牛山腹地的一个偏僻山村。2016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沟域经济方兴未艾。美术科班毕业的青年冯亚珂返乡创业,利用自然生态、传统民居,承接高校和培训机构写生业务,一举成功。如今,每年入春之后,这里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写生大军”。“一支小画笔‘画出’脱贫路”的生动故事,成为脱贫战场的一段佳话。

  在沟域经济带动下,越来越多名不见经传的荒山沟,发生着由表及里的深刻变化。更加重要的是,从过去农民进城打工,到现在逆流回乡创业,贫困山区越来越有“人气”。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我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更好地实现人才、资本和技术的回流,催生了“草莓西施”吕妙霞、“红薯大王”张作帅、“现代农业达人”赵海等一大批创业典型。“走,回乡创业去!”正在成为广袤沟域的新潮流。

  一子落而满盘活。如今,从现实效果看,沟域经济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产业范畴,渗透到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加速补齐了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短板和弱项,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总攻号角已经吹响。今年,我市将聚焦夯实产业扶贫根基,持续推动沟域经济建设提质扩面,使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超过50个,以沟域经济大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慧超 程亮 义伟)

百姓呼声·
精彩图片·宜阳
新闻排行
  • 洛阳格力积极推进智能化自动化升级 预计二季度产量...
  • 最高气温超过42℃!洛阳市气象局发布重要天气报告
  • 深化沪洛两地合作 助力洛阳高水平开放
  • 李保国到山西省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立法异地调研
  • 打造特色演艺街区 助力新文旅产业发展【组图】
  • 刚刚,洛阳市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
  • 涧西区:无物业小区变身宜居小院
  • 最新消息!3所驻洛高校新增14个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 洛阳放大招!隋唐洛阳城暑期开启“神都夏日狂欢”
  • 洛阳冰岩:依托科技研发加速开拓市场
  • 县区新闻排行
  • 涧西区举行“光荣之家”牌匾集中发放仪式
  • 孟津区黄河河床惊现壮观“沙画”
  • 西工区:发展街区经济 助力文旅发展【组图】
  • 嵩县:积极进行灾后重建 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涧西区重一社区:夏日送清凉
  • 嵩县:巡察发力解“薪”愁
  • 涧西区武汉路社区:五张“民情地图” 一本为民“心...
  • 多彩托管班 点亮孩子快乐假期生活【组图】
  • 嵩县:以美食为媒 促文旅发展
  • 蜂农田间学校:“酿”出致富新“蜜方”
  • 诚邀通讯员 报道身边事
    县区频道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618 65233767 传真:(0379)6523352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