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洛河两岸花红柳绿,人工湿地白鹭嬉戏,城市道路一街一景,游园绿地见缝插绿,文化广场上市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今年以来,偃师市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总体部署,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引领,持续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让城市“颜值”升上去、“气质”显出来。
初秋时节,洛河两岸花红柳绿,人工湿地白鹭嬉戏,城市道路一街一景,游园绿地见缝插绿,文化广场上市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今年以来,偃师市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总体部署,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引领,持续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让城市“颜值”升上去、“气质”显出来。
加强规划管理提升整体形象
今年以来,偃师市立足“一中心、一重点、六特色、美丽乡村全覆盖”城乡规划格局,完成城市设计、专项规划和中心镇、特色镇总体规划等报批工作,出台专项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编制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项目的详细规划设计,用好顶层设计为城建扩容提质。
与此同时,偃师市以“拆违”促“提质”,强力拆除了一批影响城市形象的违法建筑和设施,消化违建存量50%以上。持续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智慧城管”建设,打造管理亮点,提升整体形象。
统筹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去年以来,偃师市围绕提升区域通行能力,完成华夏路东延和文化路改造、新新路改造、张衡路改造等项目,启动实施滨河路、夏都大道南延、迎宾大桥、偃石路提升改造等工程,加快打通“断头路”“卡脖子路”。
共建共享的成果正在惠及偃师人民。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方面,偃师不遗余力推进各项工程,建成5座城市书房,形成“15分钟阅读圈”;城市区公厕总数达60座,实现“市区每500米有公厕”;城市区垃圾中转站总数达22座,切实提高垃圾收集转运效率。
厚植生态优势打造绿色花园
今年以来,偃师市厚植生态优势,加快推进“两河两渠”综合治理,重点实施伊洛河堤防加固、洛河生态景观提升等项目,打造层次合理、色彩丰富、自然衔接、通风透气的河堤生态绿廊。同时还建设以洛河北堤堤顶道路为框架、滨河慢行道为网络、游园步道为补充的三级道路系统,让群众岸上绿中行、岸下水边走。
今年以来,偃师市重点实施龙少线、郑西高铁沿线等廊道绿化、村庄和企业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北邙生态修复及荒山造林等工程,完成2万亩以上绿化任务,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王雷)